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啮指的词语解释
啮指的意思
拼音:niè zhǐ    注音:ㄋㄧㄝ ˋ ㄓㄧˇ
使用场景
啮指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情非常惊讶或者震惊,表达出极大的吃惊之情。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写作或者演讲等场景中。
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啮指失声,表情十分惊讶。2. 我看到那个恐怖的画面时,不禁啮指称奇。
基本含义
啮指是一个形容词,形容一个人非常惊讶或者震惊的样子。
基本解释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者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啮指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告诉我考试成绩时,我不禁啮指失声,因为我考了满分。2. 初中生: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啮指称奇,不敢相信这是真的。3. 高中生:在电影结尾揭晓凶手的时候,观众们都啮指失声,因为凶手竟然是最不可疑的人。4. 大学生:听到老师宣布我们的毕业论文要求时,我们都啮指称奇,没想到这么难。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故事起源
啮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曹操的将军,他非常狡猾而且善于算计。有一次,曹操在一个战场上遇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敌人,他对这个敌人非常恐惧。曹操非常担心自己会被打败,于是他用牙齿咬住了自己的手指,以此来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不要被敌人打败。后来,人们就用啮指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惊讶或者震惊的样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啮指”与咬手指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听到令人吃惊的消息时,不禁用牙齿咬住手指,表达出极大的惊讶之情。
词语结构
啮指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详细解释
啮指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啮”和“指”。啮的意思是用牙齿咬,指的意思是手指。所以,啮指的意思是用牙齿咬手指,形容一个人非常惊讶或者震惊的样子。
(0)
诗文中出现“啮指”的诗词

睢阳双忠庙诗

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

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

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

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

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

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

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

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空郊乘垝垣,赋锋四周攒。

万夫齐一心,就死无悔颜。

夫岂威令使,化公心如丹。

兵尽粮饷绝,重围气逾烈。

龙枯无一勺,虎腾坠穷穴。

帐下万金士,霁云特雄杰。

乞师贺兰府,啮指如枯檗。

七日哭秦庭,何谢楚臣节。

邻藩救不来,呱呱守埤哀。

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数忠良,委骨鲸与豺。

王师遂破贼,天王归京国。

持久全江淮,实由二公力。

遗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闻唐天子,命远守宋民。

张公何为者,单车投远舍。

开门授之柄,引己出其下。

张公仁且英,节义无与程。

但初无睢阳,此功将安成。

顾岂沮大节,而下张公名。

意欲觉后来,知人为贤明。

(0)

王氏节妇诗

昔年襄阳贾尚书,儿媲韩氏身葬鱼。

当以血溅云锦襦,至今波荡青琼琚。

啮指堂堂丈夫气,乃见苍茫甲兵际。

倚舷不忍渡中流,翻然直向龙宫逝。

嗟嗟赤城王氏妻,青枫岭滑愁云低。

?江水黑幽魂啼,峭壁万仞无由梯。

望夫不来归路迷,石痕雨碧风凄凄。

君臣失国时所偶,儿女丧家我何有。

丹精贯日昭不朽,朝廷立庙?江口。

荆扬孰谓风俗媮,呜呼贞节无与俦。

二女允也忠义流,他年太史须编收。

(0)

哀三城

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

嗾奸反正善其计,振槁拉枯徒尔勤。

初虽覆杯可扑灭,终焉决海难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因仍扰扰不知了,残金欲灺连鞑人。

武功夙著冲与寔,貂蝉贵欲兜牟成。

孽成孤凤鸟不度,守有可死生无因。

两公气节固相类,又类射虎飞将军。

西和寅仲出儒素,开禧总饷先垂名。

太丘是父有是子,冲楼跨灶前无伦。

话头讲明有定见,不与奸谄相因循。

犬戎日众我日寡,貔貅乍屈还乍信。

贺兰饱鲜方醉醇,啮指不雠南霁云。

恸哭秦庭不肯援,有严玉帐无分兵。

借令空弮可持满,飞镝已尽风中鸣。

三城父兄一时陷,况复骨肉怀亲亲。

有生必死死有所,此死可羞尸素群。

矜韬衒略谩蠢蠢,妒功嫉效徒逡逡。

幸灾之迹弗容掩,不掉之尾何足云。

乡来益昌倡大义,阿源流芳千载荣。

胜天倘可恃人众,公道莫于行路听。

后先忠节贯日星,野史孰愈良史真。

(0)

南昌七里街吊金谭战场

七里街头涉江去,正到金王战场处。

平沙白骨撑乱麻,夜半髑髅作人语。

南行岭上驱车度,遥望江城只烟雾。

道傍颓灶绝人烟,旅店荒荒走狐兔。

舟师指点赤沙洲,固山兀真此屯住。

浮桥十里横大江,毳帐连营截行路。

堑外多夷掘后坟,道侧常仆斫馀树。

江城兵火遭屠戮,犹是饥人啖馀肉。

酸辛儿女葬齿牙,呼吸刀砧充豕畜。

洪都古郡枕鄱阳,曾侍先公守豫章。

三载遗恩诸父老,一夜荒丘万国殇。

义旗一折义士死,章贡台傍剑光紫。

当时草檄讨声桓,千古湖西数行字。

天狼狼顾亦饥鹰,背汉依然故李陵。

翻云覆雨在反掌,涅肤啮指终诬罔。

可怜忠孝古南州,祗殉长蛟入罗网。

我行断发出荆蛮,负骸潜步入吴关。

卖刀何处购仇首,泪尽江猿山外山。

(0)

宝纶篇

泰阶不平三光瞀,君门九重虎豹怒。

吾祖时为珥笔臣,朝上弹章夕禁锢。

崇碑已列党人名,吏部周旋若畴素。

金吾使者来吴趋,少年投袂争相赴。

公也慷慨谢故人,槛车北走长安路。

阴阴土室对南冠,碧血青燐向谁诉。

须臾帝座日月明,两观诛窜鹓行清。

赐环初雪九原恨,箕尾迢遥朝玉京。

孤儿拜疏啮指血,天子动色群公惊。

恤典下颁尺一诏,词臣彩笔抒生平。

重渊一介草茅士,珥貂三叶俱列卿。

椒浆桂醑吊毅魄,万人会葬看佳城。

衔书丹凤五云下,关西大鸟来悲鸣。

只今荏苒二十载,白发朱颜不相待。

牛衣犹是泣王章,骏骨无人怜郭隗。

曹彬一旦下南唐,卢循几队逃炎海。

处处潢池桴鼓鸣,村村萑泽弓刀骇。

剽掠兼携紫诰行,萧条空有青毡在。

草阁俄惊铙曲吹,雕弓白马来者谁。

手持锦轴前致语,君家旧物今在斯。

重宝误落黠寇手,吾偶夺取还相贻。

挥金出门去不顾,道旁观者皆称奇。

我闻此语长叹息,鬼神诃护非人为。

吁嗟乎鬼神诃护非人为,凛然正气天地知。

君看字字皆碧血,展观觉有霜风吹。

(0)

蓟门行赠张伯诲将军

蓟门三日风日黄,惊尘涨天归路长。

禁柳条寒半欲折,边榆叶稀天欲霜。

将军角弓控不发,枥上鸣镳动咆哱。

玉帐高褰瀚海云,朱旗半掩孤城月。

城头落月照皇都,万家漠漠秋烟孤。

暮天军中一事无,蹴鞠笑踏红氍毹。

绣帘银烛夜惨淡,仰视河汉西南趋。

乳皮薤白金城酥,满堂醉客争樗蒲。

将军大呼一掷万,袒臂已觉无全胡。

天子但顾西南隅,穷荒萧条八月雪,鸣雁哀叫胡雏呼。

云中古戍烽堠紧,渔阳劲卒胆气粗,天山茫茫白草枯。

文皇遗铁生紫翠,至今群胡不敢动,侧目啮指空惊吁。

英雄出塞薄万里,龟兹于阗入版图。

君不闻北斗之下为中国,太宗灭蛮心未休,翠华却过北斗北。

千秋仰见肇造难,万古长沙泪沾臆。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