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对状的词语解释
对状的意思
拼音:duì zhuàng    注音:ㄉㄨㄟˋ ㄓㄨㄤ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的关系,强调相互之间的对比和补充。可以用于描述人物形象、事物特点、观点对比等情况。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在外表上形成了一种对状,一个高大魁梧,一个矮小精悍。2. 这幅画用了对状的手法,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形状,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基本含义
形容两个人或物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互相补充。
基本解释

谓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人有告 袁盎 者, 袁盎 恐,夜见 竇婴 ,为言 吴 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汉书·霍光传》:“ 惲 ( 杨惲 )召见对状。”参见“ 对簿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对状”相关的成语,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哥哥和我长得不一样,我们在外表上形成了一种对状。2. 初中生:这幅画用了对状的手法,展现了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3. 高中生: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截然相反,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状。
故事起源
对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在故事中,有一位名叫陈鸿的人,他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但他与妻子柳氏相互对比,妻子美丽动人,形成了一对相互衬托的形象。这个故事成为了对状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对状”的发音“duì zhuàng”与“对照”发音“duì zhào”相近,两者都表示相互对比的意思。可以将“对状”与“对照”进行对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对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对状是由“对”和“状”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对”表示相对,相互;“状”表示形状、样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两个人或物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互相补充,形成一种美感或对比效果。
(0)
诗文中出现“对状”的诗词

寄鹤珊弟

总角从君游,头颅各如此。

十年中乖异,暂聚差可喜。

浃旬互送迎,积怀不暇理。

社燕与秋鸿,途遇空尔尔。

上林君一枝,天涯我万里。

意行无近远,我梦亦如是。

时时把君臂,依依见文史。

境过一欠伸,中宵披衣起。

人言作郡乐,作郡真不美。

列城掩孤聪,万夫丛一指。

人善无足云,人过我先耻。

人求我恐后,人取我所鄙。

不解效脂韦,那能利爪嘴。

簿书日纠缠,祸害相依倚。

以此念家山,键户合扫轨。

况有老兄弟,至乐谁得似。

对状风雨中,鸡鸣殊不已。

(0)

送魏叔华归杭州得行字

青山出郭两相迎,潮去潮回客子程。
门外送车今岁辆,筵中祝酒已三行。
对状有弟酬佳约,拥髻何人诉别情。
桂树结花当渍扫,重来曾指白欧盟。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