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抵玉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纯洁。可以用来赞美那些能够抵御住外界诱惑,保持自己的美好品质和高尚道德的人。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抵玉的典范。2.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始终能够抵玉而行。
-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行高尚,品德纯洁。
- 基本解释
犹抵鹊。比喻大材小用。 宋 苏轼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而赋此诗》:“以此杀其身,何啻鹊抵玉。” 王文诰 辑注:“抵,掷也。盖言玉之多也。今先生之意,譬以身徇货,犹以贵逐贱也,与‘用 隋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同意。”参见“ 抵鹊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道德相关的成语,如“清廉正直”、“道貌岸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榜样,他的行为举止都很抵玉。2. 初中生:在网络泛滥的时代,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抵玉,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应该做到言行举止抵玉,为同学们树立榜样。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高尚的品德,抵御住各种诱惑,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记载了抵玉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公叔痤的大夫,他非常聪明能干,品德高尚。有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一位美丽而放荡的女子,试图引诱他犯下不轨之事。然而,公叔痤始终能够抵挡住诱惑,保持自己的纯洁。后来,人们用“抵玉”来形容公叔痤的高尚品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美玉,它散发着光芒,代表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而“抵”则表示抵挡、抵抗,想象自己抵挡住了各种诱惑,保持自己的美好品质和高尚道德。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抵玉是由“抵”和“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抵”意为抵挡、抵抗;“玉”指美玉、美好的东西。抵玉意指能够抵挡住世俗的诱惑,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和纯洁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