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国家治理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官员或重臣。也可用于形容在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辅助作用的人。
- 例句
- 1. 他是国家的鼎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2. 在这个公司中,他是总经理的鼎辅,协助总经理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 基本含义
- 指国家的重要官员或重臣,对国家政务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 基本解释
(1).执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后汉书·朱浮传》:“即位以来,不用旧典,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宋书·五行志四》:“是时 贾后 陷害鼎辅,宠树私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 衍 ( 杜衍 )罢为尚书左丞,知 兗州 ,制辞略曰:‘自居鼎辅,靡协巖瞻,颇彰朋比之风,难处咨谋之地。’”
(2).泛指达官贵人。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五:“尽管有‘鼎辅元勋’做序,老板们也怕你太红得烫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国家治理相关的成语,如“元勋”、“辅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鼎辅,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2. 初中生:父母是我们的鼎辅,他们给予我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3. 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鼎辅,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事务。4. 大学生:导师是我们的鼎辅,指导我们的学术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故事起源
- 成语“鼎辅”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曾经派遣叔孙豹担任大臣,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叔孙豹非常贤能,为庄公处理国家事务,使国家繁荣昌盛。因此,人们用“鼎辅”来形容在国家治理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官员或重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鼎辅”与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想象国家就像一个大鼎,需要有贤能的官员或重臣来辅佐,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鼎辅”,其中“鼎”为名词,表示国家的政权;“辅”为动词,表示辅佐、帮助。
- 详细解释
- 成语“鼎辅”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鼎”是古代用来炊煮食物的三足大锅,象征着国家的政权;“辅”指辅助、帮助,表明鼎的重要性需要有人来辅佐。因此,“鼎辅”形容国家的重要官员或重臣,对国家政务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