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tān zāng wǎng fǎ ㄊㄢ ㄗㄤ ㄨㄤˇ ㄈㄚˇ
贪赃枉法(貪贜枉法)
亦作“ 贪贜坏法 ”。谓贪污受贿,破坏法纪。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自从 刘衙内 保举他两个孩儿去 陈州 开仓糶米,谁想那两个到的 陈州 ,贪贜坏法,饮酒非为。”《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婆留 道:‘做官的贪贜枉法得来的钱钞,此乃不义之财,取之无碍。’”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上》:“即皇上欲问贪贜坏法,欺君罔上者;亦不可不付之法司也。”《黄绣球》第二八回:“偏是换了这 猪大肠 ,不道是政简刑清正好修明礼教,只嫌寻不出贪贜枉法的钱,刮不出什么地皮,镇日价愁眉苦脸,盘算法门。” 蒲韧 《二千年间·一种特殊的职业--做官》:“《儒林外史》中写一个知府新上任,向前任打听的第一件事便是‘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这话正是问怎样可以贪赃枉法。”
- 基本含义
- 指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违反法律法规,以非法手段获取私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谴责贪污腐败、违法行为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贪赃枉法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年》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宣公派人去晋国拜见晋文公,晋文公给了他一些贵重的礼物,但他贪婪地私藏了一部分,回到齐国后对晋文公说礼物被劫了。晋文公派人去齐国追查,最终揭发了宣公的谎言。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贪赃枉法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贪赃枉法
- 例句
- 1. 他因为贪赃枉法,最终被判刑入狱。2. 这个官员贪赃枉法,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形象,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贪赃枉法拆分为“贪赃”和“枉法”,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贪指贪婪,赃指非法所得,枉指背离正道、不正当,法指法律。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再结合起来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贪污腐败的危害,学习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贪赃枉法,偷了很多东西。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贪赃枉法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打击贪赃枉法的力度,净化社会风气。4. 大学生:研究生期间,我对贪赃枉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