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赋税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馀的部分。 唐 孙樵 《复佛寺奏》:“借如陛下以五百万﹝户﹞给天下之兵,今欲又以一百七十万﹝户﹞给于羣髠,是六百七十万﹝户﹞无羡赋矣。” 清 黄宗羲 《王讷如使君传》:“邑有四患,往来供亿,分派於里甲,里甲之羡赋为胥吏所乾没,一患也。”
- 基本含义
- 羡慕别人的才能或者品德。
- 详细解释
- 羡赋是由“羡”和“赋”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羡”表示羡慕、钦佩,指对别人的才能或者品德感到羡慕;“赋”表示赋予、赐予,指赋予别人的才能或者品德。羡赋表示对别人的才能或者品德感到羡慕和钦佩。
- 使用场景
- 羡赋常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才能或者品德感到羡慕和钦佩的场合。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 故事起源
- 羡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第十九》。孔子曾经对弟子子罕说:“君子羡人之美,不饰内,饰外;不饰外,饰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看到别人的美好品质时,会虚心向人学习,不会只在外表上追求装饰。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羡赋”。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对李老师的教育理念羡赋不已。2. 他的才艺让我感到羡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羡赋”拆分为“羡”和“赋”两个部分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构思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或者场景来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赞美和敬佩相关的成语,如“佩服”、“敬佩”等。同时,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羡赋哥哥的足球技术。2. 初中生:我羡赋她的音乐才能。3. 高中生:我羡赋他的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4. 大学生:我羡赋他的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