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固守;把稳。《淮南子·泰族训》:“故勇者可令进鬭,而不可令持牢。”《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胡三省 注:“持牢,犹今南人言把稳也。”
- 基本含义
- 牢固地抓住,稳定地持有。
- 详细解释
- 持牢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紧紧抓住,稳定地持有某物。它强调持有的东西不会轻易丢失或松动,具有坚定、稳固的意味。
- 使用场景
- 持牢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信念、原则或力量等的坚定不移,也可用于形容物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日常生活中,持牢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队或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 故事起源
- 持牢这个成语源自《西游记》中的故事。故事中,孙悟空为了不被牢狱之灵抓住,他把自己的手紧紧地握住,就像抓牢一样,使牢狱之灵无法将他抓住。因此,持牢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 词语结构
- 持牢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持”和“牢”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持牢自己的信念,一直坚持到底。2. 这个组织的凝聚力很强,成员们都持牢着共同的目标。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西游记中孙悟空抓牢自己的手相联想,来记忆持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坚定、稳固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稳如泰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持牢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持牢信心,勇往直前。3. 高中生:只有持牢自己的原则,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要持牢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