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盗国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企图篡夺国家政权或掠夺国家财富的人或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背叛国家利益的人,或者形容某些非法行为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 例句
- 1. 这个政治家企图盗国,最终遭到了失败和谴责。2. 那些盗国者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背叛国家和人民。
- 基本含义
- 指篡夺国家政权或掠夺国家财富的行为。
- 基本解释
窃取国家政权。《旧唐书·僖宗纪》:“伏以伪 煴 违背宗社,僭窃乘舆,欺天之祸既盈,盗国之罪斯重,果至覆败,以就诛夷。”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杜延年杜钦》:“夫 新莽 盗国,权舆於 凤 。” 清 杜濬 《三君咏·嵇康》:“ 嵇康 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臣,伎俩如儿戏。”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渐渐已成陈迹者,例如三年前学界之五四运动,如四年前之 张勋 復辟,如六年前之 洪宪 盗国。”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了解赵高篡夺秦国政权的详细情况,以及其他类似的历史事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爱护国家,不做盗国的人。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盗国的事件,我们要珍惜和平。3. 高中生:盗国者最终都会遭到法律的制裁。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盗国。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盗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事件。相传,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一个名叫赵高的权臣,他为了谋取更大的权力,密谋篡夺秦国政权。最终,他成功地篡夺了秦国的政权,并且通过掠夺国家财富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人们用“盗国”这个成语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盗国”这个成语与赵高篡夺秦国政权的故事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同时,可以尝试将“盗”字与偷窃的意思联系起来,与“国”字联系起来,形成整体记忆。
- 词语结构
- 盗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盗”和名词“国”组成。
- 详细解释
- 盗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盗”意为偷窃、窃取,“国”指的是国家。盗国意味着篡夺国家政权或掠夺国家财富的行为,是对国家的严重破坏和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