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负责监督的官吏。 元 傅若金 《长芦》诗:“水国常含卤,沙场业煑盐。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
- 基本含义
- 指官吏监察、监视,也用来形容官吏权力的限制和监管。
- 详细解释
- 官监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成语。官指官员,监指监视、监察。官监的含义是指官员被监视和监察的状态,同时也表示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和监管。
- 使用场景
- 官监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官员的行为受到监视和监察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和监管的状态。可以用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讨论中。
- 故事起源
- 官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隐公元年》中,原文是“官监则不用,不官监则用”。这句话是描述鲁国的隐公在任命官员时的原则。他认为只有那些受到监视和监察的官员才能够被任命为官,而那些没有受到监视和监察的人则不适合担任官职。
- 词语结构
- 官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这个国家实行官监制度,确保官员的权力不被滥用。2. 只有通过官监,我们才能够保证官员的行为合法合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官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被监视和监察的场景,以及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和监管的情况,从而帮助记忆官监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官监成语在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了解官员权力监管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官监,他们会监督我们的学习进度。2. 初中生:政府设立了反腐败部门,对官员进行官监,以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3. 高中生:官员的权力应该受到官监,以保证权力的合法合规。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官员的官监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