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袷衣的词语解释
袷衣的意思
拼音:jiá yī    注音:ㄐㄧㄚˊ ㄧ
使用场景
袷衣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也可以用来批评虚伪的人。
例句
1. 他言行一致,真实可信,真是一位袷衣的人。2. 这个政治家总是讲真话,他是个袷衣的人。
基本含义
袷衣是指双层衣物,比喻言行一致,没有虚伪。
基本解释

夹衣。《文选·潘岳<秋兴赋>》:“藉莞蒻,御袷衣。” 李善 注:“袷,衣无絮也。” 唐 皮日休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诗:“晓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清 方苞 《兄百川墓志铭》:“八九岁,诵《左氏》、《太史公书》,遇兵事,輒集録置袷衣中。”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袷衣相关的成语,例如“袷袢同袍”、“袷袢之识”等。这些成语都与袷衣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袷衣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袷衣的人,从来不说谎话。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言行一致,要做一个袷衣的人。3. 高中生:在这个虚伪的社会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袷衣的人。
故事起源
据传,袷衣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行。有一次,孟尝君穿着一件袷衣去拜访齐国的君王,君王听说孟尝君的袷衣非常贵重,就想要得到它。于是君王命人偷走了孟尝君的袷衣,但孟尝君并没有生气,他只是笑着说:“我已经把袷衣的内层给君王了。”这个故事流传下来,袷衣就成了形容说话和行动一致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袷衣的结构来记忆这个成语。袷衣由两层衣物组成,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的言行一致,真实可信。
词语结构
袷衣是一个名词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袷衣由两层衣物组成,内外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比喻人的言行一致,没有虚伪,真实可信。
(0)
诗文中出现“袷衣”的诗词

送沈仓曹赴江西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閒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0)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0)

即夕

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才乱绛河低。

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

(0)

春分后一日社集北湖分韵得天字

楚楚湖上春,桃杏争新妍。

少美一临杯,酡颜更婵娟。

白门未寥落,袷衣非少年。

芳辰当日中,随兴来湖壖。

清游怀故地,尊酒载诗篇。

歌呼百无聊,物外寻安便。

车尘污襟袂,环宇遍烽烟。

未妨买吴刀,断取一尺天。

江南万事好,春色尤可怜。

岚波活眉眼,洲渚横鈫钿。

览之意不舒,日暮重留连。

了知光景疾,浩浩阴阳旋。

兰桂生意殊,何间后与先。

请试味此语,仿佛云门禅。

(0)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晓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贫养山禽能个瘦,病关芳草就中肥。

明朝早起非无事,买得莼丝待陆机。

(0)

郊外

东风小试袷衣鲜,结伴曾经度陌阡。

人影淡留桑径里,春光黄到菜花边。

几重云树留残照,十簇楼台入暝烟。

曾得郊行多乐意,胜游最好纪年年。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