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麻纸 mázhǐ
[jute paper] 一种大部分以黄麻为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
- 详细解释
用麻的纤维做成的纸。《新唐书·艺文志一》:“ 大明宫 光顺门 外, 东都 明福 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 蜀郡 麻纸五千番。”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南朝 书家写字多用麻纸,麻纸别称布纸,就是用破旧麻布制造的纸。麻纸可供二 王 ( 王羲之 、 王献之 父子)写字,精美可以想见。”
- 基本含义
- 指文字简单粗糙,不够工整的书写。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书写水平或字迹潦草的情况。也可用于自嘲或自省。
- 故事起源
- 成语“麻纸”的起源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真是麻纸一样,一点都不工整。2. 这篇文章写得太麻纸了,完全看不懂。3. 我写字写得像麻纸一样,真丢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麻纸的质地粗糙,字迹不工整,从而记住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1. 麻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纸张材料,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纸张的制作方法和用途。2. 学习书法和字帖,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字迹美观程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字写得像麻纸一样,老师总是批评我。2. 初中生:他的作文写得太麻纸了,完全没有逻辑。3. 高中生:我平时写字太随意,字迹总是像麻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