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资给供养。《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黄门令 董萌 因此数为太后诉怨,授深纳之,供养资奉有加於前。”《南史·孙瑒传》:“常於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宋史·食货志下六》:“刳剥园户,资奉商人。”
- 基本含义
- 指受人奉养、供养,也可指依赖别人的资助。
- 详细解释
- 资奉是由“资”和“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资”指资助、供养;“奉”指奉养、供养。资奉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依赖别人的资助或供养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资奉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体依赖他人的资助或供养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济上或生活上完全依赖他人的帮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需要他人的资金或资源支持。
- 故事起源
- 资奉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濬传》中。王濬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被皇帝奉为重臣,并且给予了大量的奖赏和供养。因此,人们用“资奉”来形容王濬接受皇帝的供养和奉养。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资奉着父母的钱财,从来没有自己赚过钱。2. 这个项目需要资奉,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资金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资奉”这个词语,将“资”和“奉”分开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靠着一把资金的大伞,表示依赖他人的资助和供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资奉相关的成语,如“求资”、“依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资奉着爸爸妈妈的零花钱。2. 初中生:他一直资奉着奶奶的照顾,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她。3. 高中生:这个项目需要资奉,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支持。4. 大学生:我资奉着父母的经济支持才能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