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骚然 sāorán
[turbulent] 骚动的样子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京洛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天下骚然
- 详细解释
(1).扰乱貌;动荡不安貌。《汉书·严助传》:“夫以眇眇之身,託于王侯之上,内有饥寒之民, 南夷 相攘,使边骚然不安,朕甚惧焉。” 唐 李华 《咏史》之四:“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宋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诸邑日有剽劫,民情骚然。”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不幸 东省 沦陷,举国骚然。”
(2).纷杂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3).风动貌。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之十序:“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 顺 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4).凄清貌。 宋 林逋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诗:“吟罢骚然略迴首, 歷阳 诗社久离群。”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的气息、声音或情绪激动、热烈。
- 使用场景
- 骚然多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激动、热烈,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气息、声音。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小说等。例如,骚然之音、骚然之情。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骚然丹者”。后来,人们将“骚然”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然
- 例句
- 1. 他听到好消息后,心情骚然,兴奋不已。2. 满园春色骚然,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骚然与骚动联想在一起,因为两者都表示事物的激动、热烈。可以创建一幅画面,想象一个人情绪激动地跳跃、喊叫,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扩展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激动人心、心花怒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放假的消息,心情骚然,迫不及待地想去玩。2. 初中生:比赛结束后,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让比赛场上骚然一片。3. 高中生:他在演讲比赛中发表了一篇饱含情感的演讲,引起了全场的骚然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