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五逆罪的词语解释
五逆罪的意思
拼音:wǔ nì zuì    注音:ㄨˇ ㄋㄧˋ ㄗㄨㄟˋ
使用场景
五逆罪通常用于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社会伦理讨论中。它可以用来强调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遵守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
例句
1. 他犯下了五逆罪,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 遵守道德准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陷入五逆罪的行为。
基本含义
指五种违背自然法则、社会伦理或道德准则的罪恶行为。
基本解释

(1).佛教谓五种将招致堕无间地狱报应的恶业大罪。《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必入地狱无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鬪乱众僧、起恶意於如来所。”亦省作“ 五逆 ”。《观无量寿经》:“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
(2).泛指各种逆伦之罪。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秀者通三纲而识五常,蒙者造五逆而犯十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五逆儿男和孝子,报应甚分明。”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学习佛教戒律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更多关于道德准则和社会伦理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别人的零食,犯了五逆罪。2. 初中生:他对同学说谎,违反了五逆罪中的妄语。3. 高中生:他故意伤害了别人,犯下了五逆罪中的杀人行为。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遵守道德准则,远离五逆罪的诱惑。
故事起源
五逆罪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被用来描述那些违背佛教戒律的罪行。后来,这个概念被引入中国文化,并广泛应用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佛教戒律联系起来记忆五逆罪的含义。将五逆罪与杀人、盗窃、淫乱、妄语和妄行这五种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图像,有助于记忆。
词语结构
五逆罪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五”表示数量,意味着有五种罪恶行为,“逆”表示违背,罪恶,“罪”表示犯罪行为。
详细解释
五逆罪是由佛教衍生而来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文化中。它包括五种违背正义、公平、道德的罪恶行为,即杀人、盗窃、淫乱、妄语和妄行。
(0)
诗文中出现“五逆罪”的诗词

颂古八首·其一

牛头菩萨面,马面夜叉头。

不作五逆罪,快乐百无忧。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