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白柘的词语解释
白柘的意思
拼音:bái zhè    注音:ㄅㄞˊ ㄓㄜˋ
使用场景
白柘一词常用于贬义,形容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或判断不准确、片面。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主观看法,或者警示自己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
例句
1. 他的观点总是白柘一番,缺乏客观性。2. 这个评委评审结果有些白柘,没有考虑到所有的因素。3. 别人的意见你不要白柘,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或判断过于主观,不客观公正。
基本解释

棫的别名。《诗·大雅·緜》“柞棫拔矣” 三国 吴 陆玑 疏:“《三苍》説:棫即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为白桵;直理易破,可为櫝车;又可为矛戟鎩。今人谓之白梂,或曰白柘。”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主观判断相关的成语,如“以貌取人”、“见风使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我的作文白柘了,她只看见了我的错别字,却没注意到我用了很多好词好句。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新的科目总是白柘一番,没有真正去了解它的内涵和重要性。3. 高中生:在选课时,我们要尽量避免白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故事起源
白柘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荀子的《劝学篇》。荀子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或判断常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就像对待白柘一样,虽然白柘并不会像真正的虎那样危险,但人们仍然害怕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客观公正,不要被主观因素左右。
记忆技巧
可以将白柘的形象与虎进行联想,虎是一种危险的动物,而白柘虽然形似虎,但并不危险。因此,白柘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的主观判断。
词语结构
主语+白柘+害
详细解释
白柘出自《荀子·劝学篇》,原文是“白柘之害,其状如虎也。人之不如虎也,而犹惧之,况白柘之害乎?”其中,“白柘”指的是一种形似虎的动物,其危害性不如真正的虎,但人们仍然害怕。这个成语比喻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或判断过于主观,不客观公正。
(0)
诗文中出现“白柘”的诗词

白柘歌

官滩与白柘,开门风扫舍。

舟人来往愁阻风,裹盐换酒消今夜。

(0)

菜·其七

黄桑白柘绕蓬庐,每恨场师我不如。

微菜春烹惟瓠叶,小鲜秋荐但鲈鱼。

牛羊影乱天将暝,蟋蟀声寒岁欲除。

閒学宪王图本草,赠人还有种葱书。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