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下口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说话或行为粗鲁、无礼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修养、没有分寸的人,提醒他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
- 例句
- 1. 他对长辈说话总是很下口,没有礼貌。2. 我们应该避免下口的行为,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行为失去分寸,不顾场合和对他人的尊重,言辞粗鲁、无礼。
- 基本解释
◎ 下口 xiàkǒu
(1) [exit]∶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2) [eat]∶下嘴去咬或吃
包子太烫了,无法下口
(3) [dishes that go with wine]∶指下酒饭的菜肴(多见于早期白话)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使用方法和含义可以帮助你提高汉语水平。你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参加汉语角或在线学习平台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班上下口,老师批评了他。2.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玩,因为他总是下口。3. 初中生:班上有一个同学说话总是很下口,大家都很讨厌他。4. 高中生:我们需要在社交场合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下口伤害他人。5. 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要谨慎言行,避免下口的行为,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故事起源
- 关于下口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它的起源。下口的“下”是指说话或行为失去分寸,不顾场合和对他人的尊重,言辞粗鲁、无礼;“口”指的是嘴巴。因此,下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于言辞和行为的礼仪要求。
- 记忆技巧
- 记忆下口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下”和“口”两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下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的嘴巴向下弯曲,表示说话或行为不当;口则表示嘴巴。通过这种记忆技巧,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下口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下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下”是形容词,表示说话或行为失去分寸,不顾场合和对他人的尊重;“口”是名词,指的是嘴巴。
- 详细解释
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洞过水》:“﹝ 洞过水 ﹞西入于 汾 ,出 晋水 下口者也。”
(1).佐餐。《水浒传》第三回:“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2).指佐餐的食品。《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小七 道:‘有什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右手把著酒,左手把著心肝做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