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救恤 jiùxù
[relieve; succor] 救济抚恤
救恤难民
- 详细解释
见“ 救恤 ”。
亦作“ 救卹 ”。救济抚恤。《三国志·魏志·张范传》:“救恤穷乏,家无所餘,中外孤寡皆归焉。”《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安南 之陷,将吏遗人多客伏溪洞,詔所在招还救卹之,免 安南 赋入二年。”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民穷困已极而无人救恤,羸者不转死沟壑,壮者不聚为盗贼,将何之矣。”
- 基本含义
- 救助和抚慰。
- 使用场景
- 救恤常用于描述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和关怀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慈善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对贫困、灾难等情况下的人们提供帮助和救助。
- 故事起源
- 救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有许多贫苦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救助才能渡过难关。因此,救恤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
- 词语结构
- 救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救”和“恤”。其中,“救”表示救助、援助,而“恤”表示关怀、慰问。
- 例句
- 1. 在地震灾区,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救恤工作,给予受灾群众关怀和援助。2.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懂得救恤他人,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救恤”与“援助和关怀”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遇到困境时,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这样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救恤相关的成语,如“救急扶危”、“救苦救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泳比赛中,当我的朋友差点溺水时,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救恤了他。2. 初中生: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援助和关怀,希望能够救恤他们的困境。3. 高中生:面对灾区的人们,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救恤工作,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