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盛大的场面、热闹的气氛,或者某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例句
- 1. 这场婚礼办得真是闹轰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2. 春节期间,街上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出门闹轰轰。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势浩大、喧闹非凡。
- 基本解释
喧闹貌。 唐 姚合 《恶神行雨》诗:“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酒肴儘多,何不把些赏厨下男女?也教他闹轰轰,像箇节夜。”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打围》:“闹轰轰翻江搅海,翻江搅海。”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喧闹一片”、“声势浩大”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教室里闹轰轰的,老师生气了。初中生:足球比赛现场人山人海,热闹得闹轰轰的。高中生:音乐会上,观众们的掌声响起,整个大厅都闹轰轰的。
-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东汉末年的一则故事。当时,有一个名叫孔融的人被推举为举人,他在状元的宴会上非常嚣张,大声喧哗。后来,他的朋友劝他要谦虚一点,不要太张扬。孔融却不以为然,回答说:“我不闹轰轰,怎么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呢?”从此,人们用“闹轰轰”来形容声势浩大、喧闹非凡的场合。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闹”和“轰轰”两个词的声音,形容了一个非常喧闹、响亮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闹:喧哗、喧闹;轰轰:声势浩大。形容某事物声音、动静非常大,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