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悚然的词语解释
悚然的意思
拼音:sǒng rán    注音:ㄙㄨㄙˇ ㄖㄢˊ
基本解释

◎ 悚然 sǒngrán
[terrified;horrified] 形容害怕的样子
毛骨悚然
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淮南子·道应》
举戈林竦,挥锋电灭。——《文选·木华·海赋》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鲁迅《祝福》

英文翻译

1.terrified; horrified

详细解释

(1).惶恐不安貌。《三国志·吴志·孙霸传》:“顷闻二宫并絶宾客,远近悚然,大小失望。”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杜少陵 诗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即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之意也。士大夫诵此,亦可以悚然惧,惻然思矣。”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赤律律起一阵劣风,劣风,不由人不悚然惊,凛然恐。” 鲁迅 《彷徨·祝福》:“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
(2).直竖貌。《西游记》第十回:“龙王见説,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虽然毛髮悚然,心中却也明白。” 水运宪 《祸起萧墙》:“ 傅连山 毛骨悚然。”
(3).肃然恭敬貌。《北齐书·李绘传》:“音辞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 宋 叶适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岂不富贵,视若一尘;我为悚然,思见其人。”《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听了,悚然起敬。”

基本含义
形容因害怕或惊讶而产生的恐惧感。
使用场景
悚然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或者描述恐怖、惊悚、神秘等情节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恐怖、奇异的事物时的内心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突然遇到令人震惊的情况时的反应。
故事起源
悚然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悚然心动惊鸿起,闻之俄顷泪沾襟。”这里形容了杜牧在秋夜听到鸿雁的声音时,内心感到恐惧,泪水涌动。后来,悚然逐渐演变为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恐怖、惊悚的事物时的内心感受。
词语结构
悚然由两个汉字组成,悚是形容词,表示恐惧;然是副词,表示突然。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人们突然感到恐惧和惊讶的状态。
例句
1. 他听到窗外传来的奇怪声音,不禁悚然一惊。2. 看到那个鬼怪般的面孔,她心中不由得悚然一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悚然这个词语。想象自己突然遇到了令自己感到恐惧和惊讶的事情,这种恐惧感让自己不由得战栗,内心感到悚然。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悚然这个词语感兴趣,可以学习其他与恐惧、惊悚相关的词语,如恐惧、惊恐、惊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看到那只大老鼠突然从墙上跳下来,吓得我悚然一惊。初中生:电影里那个鬼突然出现的场景让我感到悚然。高中生:听到那个离奇的故事后,我内心感到悚然,不知道该相信还是不相信。
(0)
诗文中出现“悚然”的诗词

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一

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

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

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

饥乌识人饿,不来屋角翻。

下投落叶堆,乱啄枯木根。

似感翼尚完,劳据仍天恩。

民生有转机,未妨乞食存。

八月御重裌,于理当已温。

何以风略吹,悚然凉心魂。

(0)

浅春

浅春已含韶,景物欣和畅。

御园致早佳,风月无尽藏。

雪酥大地滋,冰脆微波漾。

柳黄稊渐生,桃红苞未放。

湖山呈淡沲,楼阁图蓬阆。

新年几务稀,倚楯聊凭望。

北垞入近观,西峰列遥障。

郊坰霭霁烟,灯火争新样。

皇州固富庶,风俗随时尚。

因忆蒙正言,悚然志惆怅。

(0)

题大义泉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0)

暮春

闭门听风雨,不知门外春。

兹辰聊散步,霁色如相亲。

日月不吾与,花柳随时新。

悠悠竟何事,悚然怀故人。

(0)

哭亡侄孙士铨

三岁抚汝大,十八弃我去。

经年泪眼枯,魂魄归何处。

汝母托我日,跪床泣告语。

侄妇死如归,伤心惟稚孺。

侄身当中年,妇死必再娶。

悯子饥且寒,莫免芦花絮。

成立岂易言,不肖尤堪惧。

怆绝辞未终,双手亲交付。■我忍泪听,抱汝曲劝谕。

一痛忽剪决,生死判急遽。

抚汝从兹始,性命相依附。

到今十五年,苦心向谁诉。

冻馁固可虞,温饱益增虑。

疴痒最关怀,焦劳夜复曙。

曾记一医来,目我为乳妪。

四岁教识字,解诵唐人句。

送汝入塾中,督责不汝恕。

恐汝德不修,恐汝学不裕。

历择名师从,璞质勤磨铝。

喜汝尚好学,光阴弗自误。

学业渐可观,长者咸称誉。

勉然品行修,立身得依据。

爱敬根性天,事叔如事父。

谓叔性豪侠,轻财略无度。

负累日益深,积重病成痼。

胡不归里闾,资斧从容措。

侄善事大母,叔无忧内顾。

门内百事宜,未可倚厕庶。

万一值艰难,吾师堪借箸。

汝叔闻汝言,意决任驰骛。

去去倏两年,家书盈尺素。

师教汝秉承,读书明世务。

家事无钜纤,若马能驾驭。

一一体我心,假手挥仆御。

叔母爱汝挚,恩慈多煦煦。

叔父寄书来,称汝有才具。

云儿年卅六,得子望虚屡。

侄辈幸得人,吾家本根固。

我阅汝叔信,悚然增觉寤。

慎重加汝餐,汝好希光祚。

胡天不右汝,一病即物故。

悲哉我何堪,惊怆瞥僵仆。

祸及太无端,痛哭将天吁。

我自究我心,何事干天怒。

即论汝为人,亦应得天助。

年少笃天伦,醇悫本畀赋。处事虽精明,浑厚随■寓。

往往律己严,待人气和煦。

古谊交朋侪,肝胆每倾吐。

岂无富家子,膏粱与纨裤。

媮薄无性情,汝心最深恶。

天真汝未漓,见义力争赴。

先达与乡贤,见汝翻忻慕。

依依我膝前,相离未寸步。

祷我寿而康,晨昏香一炷。

偶逢我疾作,汝心辄惊怖。

汤药汝亲尝,悉心为调护。

侍奉竭欢娱,片言莫我忤。

诣力进竿头,经史渐镕铸。

指顾青云霄,毛丰卜腾翥。

意此鑫席才,应到玉堂署。

祖德扬清风,君恩承湛露。

而我衰迈年,绵弱难吹呴。

得见汝成名,我志聊堪足。

今乃大不然,逆境来错愕。

匪云天作孽,于事何抵捂。

明知冥漠中,修短关定数。

奈我心枯寂,兀坐若泥塑。

往事一回首,默然神瞿瞿。

汝父久赋閒,守株空待兔。

更抱西河痛,岂复有生趣。

汝叔犹远游,飘零悲客路。

望汝心殷殷,那堪闻此讣。

痛汝盼叔归,病中神远注。

叔归汝长逝,一散遂难聚。

日夕恸不忘,涕泪无所住。

六洲三岛间,闻有返魂树。

汝魂招不来,我目已如瞀。

古寺风潇潇,灵輀且安厝。

期汝送我死,今反展汝墓。

问天天无言,此理终不悟。

(0)

过刘元海陵寝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