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御史台的词语解释
御史台的意思
拼音:yù shǐ tái    注音:ㄧㄩˋ ㄕㄧˇ ㄊㄞˊ
使用场景
在政治、法律、社会等领域的讨论中,可以使用“御史台”来指代揭发和纠正不法行为的机构或行为。
例句
1.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御史台来揭发腐败行为。2. 他是公司的御史台,经常揭发同事的违法行为。
基本含义
御史台是古代中国官署的名称,后来成为指责和检举官员的机构。成语“御史台”比喻揭发和纠正官员的不法行为。
基本解释

◎ 御史台 yùshǐtái
[Yushi Tai] 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延伸学习
1. 学习了御史台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监察机构。2. 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揭发”,“纠正”,“腐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学校的御史台,她经常检查我们的作业。2. 初中生: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御史台来监督政府的工作。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发挥御史台的作用。
故事起源
御史台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秦朝,后来在汉朝成为一个重要的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职责是监督官吏,揭发贪污腐败的行为。因为御史台的存在,官员们都对其敬而远之,生怕被揭发和惩罚。因此,“御史台”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着监督和纠正不法行为的机构。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御史台”与监察机构和揭发不法行为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勇敢的御史站在御史台上,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详细解释

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 西汉 时称御史府, 东汉 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 梁 及 后魏 、 北齐 或谓之南台, 后周 则称司宪。 隋 及 唐 皆称御史台。惟 唐 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 明 洪武 十五年改为都察院, 清 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

(0)
诗文中出现“御史台”的诗词

九曲词三首·其一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

(0)

爱葵为姚御史鹏题

古闻御史台名兰,又闻御史台列柏。

文章御史独爱葵,岂爱葵花好颜色。

台端五月花正浓,绕阶浅白兼深红。

太阳行空转倾向,花心正与吾心同。

吾心爱君亦忠赤,欲格君心辅君德。

激扬绳纠皆为君,誓比葵花恒向日。

勖哉御史殚厥心,栽培此花永规箴。

花有枯荣性无改,莫愁花老风霜侵。

(0)

送南台察院史马允中台

御史台郎书上考,彩衣归慰日相亲。

风烟驿路江天晓,灯火船窗雪夜春。

幕府十年心似水,京华三月马如尘。

此时应有寻君处,日到松厅莫厌频。

(0)

游逍遥寺咏庭前柏树以老杜病柏诗偃蹙龙虎姿生当风云会为韵得蹙字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

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

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

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0)

沅州春日歌

南州二月春来早,绿水青山四萦绕。

城中何处足春光,御史台中富花草。

窗外青梅结子稀,门墙桃李争晴辉。

映日红绡正缕缕,漫空白雪何霏霏。

芍药锦苞犹未启,兰荪露叶光泥泥。

杨柳风搓碧玉丝,芭蕉叶吐青鸾尾。

苔茵展地萱草长,千红万紫遥相当。

竹林好鸟自鸣寂,菜畦蛱蝶殊悠扬。

生意由来满天地,妆点池台足佳致。

门清祗觉白昼长,庭閒况复游丝细。

静观元化深无涯,中心默默含春熙。

愿效冰霜达阳气,普期八表仁风吹。

(0)

回澜台

孤标遥扼郡城隈,势枕奔涛障欲回。

迥阁凭虹云外出,环州缩地水中来。

宾游误指招提境,童竖犹呼御史台

怪似主人能选胜,不言到海有蓬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