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龙腹的词语解释
龙腹的意思
拼音:lóng fù    注音:ㄌㄨㄙˊ ㄈㄨˋ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后以“龙腹”为跻身贤人之间的典故。 清 曹寅 《和秋谷见寄韵》:“世许娥眉供调笑,士求龙腹配高閒。”

基本含义
指人腹部饱满,形容人体魄健壮、气质豪迈。
详细解释
成语“龙腹”源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龙被认为是神圣的生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人们将龙的腹部比喻为充满力量和能量的地方,因此,“龙腹”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体魄健壮,气质豪迈,充满活力和力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体魄健壮的人,特别是那些具有雄壮气质的人。可以用来夸赞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势和魅力。
故事起源
关于“龙腹”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认为是神圣的生物,象征着力量、权威和智慧。因此,人们将龙的腹部比喻为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地方,形成了“龙腹”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龙”和“腹”。
例句
1. 他的身体强壮得像一条龙,真是龙腹一般。2. 这位老将军虽然年过六旬,但依然拥有一副龙腹身材。
记忆技巧
可以将“龙腹”成语与龙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强壮有力的龙的腹部,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龙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说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练习了很多运动,现在的身体像一条龙腹一样强壮。2. 初中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真是龙腹一般的人物。3. 高中生:他身材高大魁梧,气质豪迈,真是一位龙腹英雄。4. 大学生:他的领导能力和气场就像一条龙腹一样强大,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龙腹”的诗词

百字令.赠周冈生日

当年公瑾,早三五文社,誉蜚龙腹

滚滚毫端誇丽藻,不数江潘海陆。

探得灵珠,夺来花簟,久侧时贤目。

沉冥埋照,一杯常满醽醁。

回想玉勒京华,侯鲭分饷,华馆燃红烛。

赋罢凌云词客老,空赏谈天炙毂。

笔傲千秋,丹成九转,长啸须眉绿。

官衙昼静,春风吹动苜蓿。

(0)

龙头之西有伏龙山首枕巨海上有古寺云岚之气尝蒸蒸然如黄梅时唐会昌中诏毁天下僧寺寺僧作诗云云中有寺不容住天下无家何处归有旨得不毁癸酉岁余与族叔族弟及戴彦季同游获观先祖遗墨既暮余与族弟先归山半值大雷雨山上晴朗如故作诗以纪其事云

青山如龙行且伏,渴欲饮海海不足。

轻衫短屩小筇枝,独上龙头叩龙腹

龙腹空洞声豅豅,岂有神仓闭神粟。

楝花风起鯼鱼来,远望渔艘似浮鹜。

痛思我祖伯丰氏,遗墨宛然三过读。

无食无家走千里,尚赖馀休守觚牍。

瓜瓞子母相钩带,断蔓残根仅能续。

徘徊瞻眺不胜情,贫贱何由复邦族。

忽从岩半黑云生,归去惊雷撼崖谷。

相望咫尺异阴晴,众客山椒我山麓。

(0)

第二泉

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

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

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

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

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

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

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

(0)

孝丰吴稼竳故中丞峻伯子也弱冠而才以诗见投云还凭文举通家刺去问留侯辟谷方生之从祖大参君老于是中必有秘密相授仆何能为效因抒赠荅一章聊见情耳

衡门忽启为吴均,词组峥嵘意象新。

今日凤毛真见汝,向来龙腹定何人。

葛翁丹灶存应否,王氏青箱久渐沦。

出世心期经世业,少年才子自由身。

(0)

寄杭州宋使君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0)

元朱碧山银槎歌

华灯照夜张铜荷,酒池滟滟吹白波。

主人醉客出奇器,错落绝胜银颇罗。

玉芒锋杀巧削楮,珊枝盘屈纷交柯。

中虚龙腹深兀兀,下锐凤尾飞莎莎。

滑稽满注妙能转,浑脱安稳平不颇。

拍浮淩波舞白鸟,蜿蜒张翅旋丹螺。

槎头有人五铢服,挟书傲睨颜微酡。

蓬莱三山在台盏,靴尖一趯时来过。

下镌至正壬寅字,朱华手造无差讹。

吁嗟大元起漠北,灭国五十挥天戈。

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鸣鼓千明驼。

珠盘玉瓮鸦鹘石,万邦琛赆来求和。

使星任指东西极,亦饮白鹄擎金鹅。

承平日久文物盛,巧工亦复高巍峨。

一杯流传六百载,急觞饮我尤盆多。

天乎平户覆舟后,寇来又见东海倭。

玉尘百斛输不尽,黄龙十舰弃则那。

绣衣使者虽四出,强颜媚敌还遭诃。

即今回槎令逐客,竟隔上阑遮银河。

追思虞揭作高会,朝回花底恒鸣珂。

清谈定穷星宿海,欢饮应赋《天马歌》。

海鸥盗去杯羽化,尚窃形似工研磨。

坐观桑田几兴废,如抚铜狄三摩挲。

肆工述物亦苦窳,朝官退食无委蛇。

攒眉对饮长太息,银槎银槎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