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伺候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长辈、上级、客人等的照料和服务,也可以用来形容对病人、婴儿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的关心和呵护。
- 例句
- 1. 她一直伺候着年迈的父母,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2. 这位服务员非常细心,一直在伺候客人,让客人感到非常满意。
- 反义词
虐待
- 基本含义
- 服侍、照料
- 基本解释
◎ 伺候 cìhou
(1) [serve]∶在人身边照料生活;服侍
(2) [wait]∶等候;守候
伺候柴进回庄, 林冲便说道…——《水浒传》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伺候相关的成语,如“殷勤伺候”、“呵护备至”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伺候我的宠物狗,给它喂食、洗澡。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伺候好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会伺候好我奶奶,照顾她的饮食和起居。4. 大学生:我在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中,经常伺候老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
- 故事起源
- 伺候这个成语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相传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刘邦曾经派人给项羽送去了美酒和美女,以示礼遇。然而,项羽却将这些美酒和美女都让给了自己的部下,自己却只是拿了一些破布来擦汗。刘邦听说后,非常生气,认为项羽不尊重自己,不懂得伺候,从而决定与之决战。从此,人们用“伺候”来形容对长辈或上级的尊重和照顾。
- 英文翻译
1.wait upon; serv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伺候”这个成语与“照料”、“服侍”等词语进行联想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为他人服务、照顾他人的场景中,来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伺”和“候”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即斥候。军中派出侦察敌情的人。亦指侦察。《六韬·农器》:“ 太公 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櫓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东观汉记·臧宫传》:“ 越 人伺候者,闻车声不絶而门限断,以 汉 兵大来,乃奉牛酒劳军,由是遂安。”
(2).窥伺;窥测。《南史·朱异传》:“而贪财冒贿,欺罔视听,以伺候人主意,不肯进贤黜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豹直》:“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 刘隗 雅习文史,善伺候 睿 意,故 睿 特亲爱之。”
(3).守候观望。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虞德 ﹞乃具以语 蛮 ,於是相与执杖伺候。须臾虎至,即格杀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或是贼盗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财物。”
(1).供使唤;在身边服侍;照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须臾便有礼部衙门人来伺候,伏侍去到鸿臚寺报了名。”《红楼梦》第五五回:“这不是我们常用的茶,原是伺候姑娘们的。” 谢冰心 《斯人独憔悴》:“五六个仆役,出来进去的伺候着。”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您岁数大了,我们都该伺候您!” 浩然 《艳阳天》第八二章:“老饲养员这几天真是控空了心思伺候牲口。”
(2).备办待用;准备。《水浒传》第九九回:“却説 卞祥 伺候兵符,挑选军马,盘桓了三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七月初七日七夕节……兵仗局伺候乞巧针。” 周信芳 《鸿门宴》第十二场:“ 项羽 :‘亚父休要多言,我自有主意。--溶墨伺候。’”
(3).等待;等候。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门,奔走於形势之途。” 廖仲恺 《国民的努力》:“那飞似的光阴,一转眼又成过去,决不会慢慢地伺候我们。” 周信芳 《鸿门宴》第八场:“ 曹参 :‘今有 赵高 差 訚乐 前来,现在营外伺候。’”
(4).杂役;衙役;当差的。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曳剌云]洒家是 吉阳县 伺候,教小人接新官去。”
- 近义词
服侍、侍候、奉养、侍奉、奉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