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诏书和檄文。 唐 韦建 《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我 太祖 之经纶王业,专掌詔檄,擅经国之词宗。”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忠节》:“靖难兵起,日召谋议,詔檄皆出 孝孺 手。”
- 基本含义
- 指统治者发布命令、通告或檄文,向全国或一定范围的人民传达政治、军事等重要信息。
- 详细解释
- 诏檄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诏指统治者发布的命令,檄指通告或檄文。诏檄常用于形容重要的政治、军事等信息通过文书等方式传达给人民。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统治者通过命令和通告来管理国家和指挥军队的情景。
- 使用场景
- 诏檄一词常用于描述政府、军队或其他组织发布重要命令、通告的场景。它可以用于形容国家领导人发布紧急命令,军队发布战争动员令,或者政府发布政策通告等情景。
- 故事起源
- 诏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在古代,统治者经常通过发布命令和通告来管理国家和指挥军队。他们会用特定的方式将命令和通告传达给全国或一定范围的人民,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执行。这种方式被形象地称为诏檄。
- 词语结构
- 诏檄是一个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政府发布了一份诏檄,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2. 军队发布了一封诏檄,号召士兵们奋勇作战。
- 记忆技巧
- 记忆诏檄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将诏檄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字词,诏和檄,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2. 想象一个统治者站在高台上,手持诏书向下传达命令和通告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诏令制度和檄文传播方式。你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进行在线研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了一张诏檄,要求我们班同学积极参加运动会。2. 初中生:校长发布了一份诏檄,号召全校师生共同维护校园安全。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一条诏檄,要求全国高中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