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包竹的词语解释
包竹的意思
拼音:bāo zhú    注音:ㄅㄠ ㄓㄨˊ
使用场景
包竹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故意掩盖真相或隐瞒事实。例如,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回避重要问题,或者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敢面对现实,而是选择掩饰或逃避。
例句
1. 他在接受采访时总是包竹,不敢直面问题。2. 她的回答让人感觉像是在包竹,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基本含义
指包裹竹子,比喻掩饰、隐藏真相或事实。
基本解释

丛生的竹子。《后汉书·马融传》:“其植物则玄林包竹,藩陵蔽京,珍林嘉树,建木丛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包竹成语相关的成语,例如“包藏祸心”、“包庇纵容”等,这些成语都与隐藏、掩盖相关,可以加深对包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考试时常常会包竹,不敢承认自己不会做题。2. 初中生:老师发现了他们包竹的行为,批评了他们一顿。3. 高中生: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总是包竹,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4. 大学生:政府官员在发布会上包竹,不愿意回答媒体提出的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包竹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古代人们包裹物品的习俗有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竹子将自己包裹起来,不敢面对现实,掩盖真相。这个形象的记忆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包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包”是动词,表示包裹;“竹”是名词,表示竹子。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包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当时人们常用竹子来包裹物品。包竹的含义是指用竹子包裹某物,比喻掩饰真相或隐藏事实。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故意掩盖真相,不让别人知道实情。
(0)
诗文中出现“包竹”的诗词

寄两道原诗·其二

老人雅趣近何如,闻说移车霅上居。

瓮口新包竹叶酒,船头学钓桃花鱼。

雄文曾佩六国印,绮语更著三家书。

两家道郎我所爱,何啻林间见二疏。

(0)

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复留连日夕忘返

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

尽日临流忘吏事,须知名世六条宽。

(0)

寄两道原诗二首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吴盐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门外好鲈鱼。
缁衣宰相日给告,清客道人新著书。
若问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老人■町延何如?
闻■移车霅上居。
瓮口新包竹叶酒,船头学钓桃花鱼。
雄文曾骂六国印,绮语更著三家书。
两家道郎我所爱,何啻林间见二疏。
注1:■——左“田”右“可”

(0)

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

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
尽日临流忘吏事,须知名世六条宽。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