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珍贵事物被人不珍惜、不爱护或被人糟蹋毁坏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珍贵的收藏品不加珍惜,就像玉毁椟中。2. 这幅画是一位大师的作品,却被人用刀乱抹,简直是玉毁椟中。
- 基本含义
- 形容珍贵的东西被人糟蹋或毁坏。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珠璧随波”、“明珠暗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新笔袋被同学踩坏了,真是玉毁椟中啊!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好,可惜结尾的烂尾让整部电影成了玉毁椟中。3. 高中生:他曾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可是因为荒废了天赋,如今只能说是玉毁椟中了。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创意非常好,但是由于经营不善,最终成了玉毁椟中的案例。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成语“玉毁椟中”出自《汉书·张敞传》。据记载,张敞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官员,他有一次在官府的储藏室里看到了一块珍贵的玉石。他看到玉石被放在一个普通的木箱子里,非常不合适。于是,他决定将玉石取出,放在一个专门的玉石盒子里保存。然而,他的同事却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结果他们把玉石放回了原来的木箱子里。不久之后,玉石被糟蹋毁坏了,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玉毁椟中”与珍贵的东西被放在不合适的地方相连,形象化地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词语解释
- yù huǐ dú zhōng ㄧㄩˋ ㄏㄨㄟˇ ㄉㄨˊ ㄓㄨㄙ
玉毁椟中(玉毁櫝中)
《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櫝中,是谁之过与?” 朱熹 集注:“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后以“玉毁櫝中”表示因主管人失职而造成严重损失。 唐 陆贽 《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玉毁櫝中,是将谁咎?珠飞境外,安可復追?” 明 李东阳 《杂记》卷九:“然玉毁櫝中,责亦难辞,理宜罢黜,更復何言?”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