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非常开心或满足,比如得到了自己期望的结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等。
-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后,击壤鼓腹,笑得合不拢嘴。2. 小明考了满分,他击壤鼓腹地告诉家人。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高兴或非常满足。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形容高兴或满足的成语,如“喜从天降”、“心花怒放”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真是击壤鼓腹。2. 初中生: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我感到击壤鼓腹。3. 高中生: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击壤鼓腹地告诉了全家人。4. 大学生:我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我感到击壤鼓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有个人叫赵胜,他是赵国的一个农民。有一天,他在田地里挖地时,发现了一个装满金银财宝的大罐子。他非常高兴,拿着铁锤敲击罐子,同时肚子也因为高兴而鼓胀起来。后来,人们就用“击壤鼓腹”来形容人非常高兴或满足的样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击壤”声音和“鼓腹”形象,将击壤的声音和鼓胀的肚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记忆击壤鼓腹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词语解释
- jī rǎng gǔ fù ㄐㄧ ㄖㄤˇ ㄍㄨˇ ㄈㄨˋ
击壤鼓腹(擊壤鼓腹)
《庄子·马蹄》:“夫 赫胥氏 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帝尧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原谓人民吃得饱,有馀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圣上日兴太平之理(治),不贡不王者,悉以诛讨,而制度大立,长使僕辈为匪人耶?其终无以见明,而不得击壤鼓腹,乐 尧 舜 之道耶?”《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海内击壤鼓腹以歌太平,斯乃治古之乐,可得以器象求乎!”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