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轮滑的词语解释
轮滑的意思
拼音:lún huá    
基本解释

 轮滑(Roller skating)又名滚轴溜冰,俗称“滑旱冰”,是脚蹬四轮特制鞋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滑行的运动。1863年由美国人詹姆士·普利普顿发明,后迅速传入欧洲和世界各地,在欧美国家开展较普遍,已发展为竞赛项目。

详细解释


 分类和特点

轮滑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和轮滑球以及单排轮滑和双排轮滑。在轮滑场上举行的轮滑项目即是花样轮滑。速滑则分为公路赛和场地赛两种。场地赛项目男子有500m、1000m、1500m、3000m、5000m、10000m、20000m等项;女子有500m、1000m、3000m、5000m、10000m等项。

速度轮滑:以单排、双排轮滑鞋为比赛工具的竞赛项目,具体项目有:场地赛和公路赛。

轮滑球:看上去像是冰球和曲棍球的结合体,双方各出5人在44×22米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规则类似冰球,但不允许身体冲撞或阻挡,一场比赛为2-3节,每节15-20分钟,进球多者为胜方。

花样轮滑:分为单人、双人轮滑舞和圆形轮滑舞(规定动作)。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舞姿的优美程度打分确定胜方。

极限运动和技巧:利用U形台做各种各样的惊险、复杂技巧表演动作,它也是轮滑竞技项目中最吸引人的一项。

起源

轮滑运动时从滑冰运动过渡而来,据有关资料记载,轮滑在十八世纪由不知名的荷兰人发明的。最初有位荷兰的滑冰运动员,为了在不结冰的季节继续进行训练,尝试把木线轴安在皮鞋下,试图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他的试验在不断失败和改进后终于取得成功,创造了用轮子鞋“滑冰”的历史,从此轮滑运动在欧洲诞生、兴起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860年,比利时有位技工和一位乐器制造工人约瑟夫默林,他们用手工制作了一双轮滑鞋,但是当他们把自己的杰作带到英国伦敦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给热情的伦敦观众时,却出现了意外,他由于无法刹车而把一面大镜子打破了,人也受伤。这件事被媒体充分报道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巨大的震动,。因此,轮滑运动也被视为一项“危险的运动”而被冷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861年,轮滑项目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的精彩表演,确立了其在体育运动大家庭中的地位。

真正的轮滑是由美国的詹姆斯·普利姆普顿于1863年发明的。他创新地用金属轮子代替木质轮子,滑行起来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深受大家的欢迎。他的发明推动了各国轮滑运动的发展,他也由此发了大财。

1866年,詹姆斯在纽约投资开办了第一座室内轮滑场,并组织纽约轮滑运动协会,首次将轮滑运动正式列入体育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轮滑运动迅速传到欧洲各国。

1879年,英国成立了国家滑冰协会,4年后,轮滑运动也隶属于该会管辖。

1884年美国理查森和雷蒙德发明了滚珠轴承,对改进轮滑技术起了极大的作用。

1884年,英国首次举办了全国轮滑锦标赛。

1892年4月1日,国际轮滑联盟在瑞士成立,使得轮滑运动向正规化、国家化进一步发展。

1875-1937年间,滑冰运动对轮滑影响很大。在轮滑运动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花样轮滑、速度轮滑和轮滑球三种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

发展概况

世界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20世纪初,轮滑运动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开展,一些国家纷纷成立了速度轮滑俱乐部。1910年,欧洲开始出现了轮滑球赛,英国于1908年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轮滑场。

由于欧洲和北美等国轮滑运动蓬勃的发展、成立一个世界组织统一管理此项运动,促进其健康发展已经十分必要。因此,于1924年在瑞士的蒙特勒举行了国际轮滑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瑞士、英国、法国、德国的1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选出了瑞士人任凯维兹首任主席,奥托美耶尔为秘书长,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

1926年4月举行了有六个国家参加的第一届欧洲轮滑球锦标赛。参赛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

1936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行了首届世界轮滑球锦标赛。英国队获得第一名,意大利队第二名,葡萄牙队获第三名。

1937年在美国制定了第一个速度轮滑比赛规则。

1937年,在意大利蒙扎正式举办了首届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同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花样轮滑锦标赛。五年后,第一届世界花样轮滑和花样舞蹈锦标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193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首届速度轮滑世界锦标赛。共有6个项目,英国队获得其中4个项目的冠军,意大利获得1000米冠军,比利时获1500米冠军。

1939年制定了花样轮滑规则,从此,轮滑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迅猛地发展,并真正走上轮滑竞赛的道路。

1940年4月28日在罗马举行的第43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承认了轮滑项目的国际联合会。这一决定,使轮滑运动很快地从欧洲传到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各洲也相继开展了轮滑锦标赛。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停顿后,于1947年又恢复了世界锦标赛,并由战前的三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

1947年,在美国的华盛顿举行了首届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美国的莫恩斯获男子单人滑冠军;瑞士的维赫尔里或女子单人滑冠军;比利时的考林/李曼斯获舞蹈冠军;德国的加兰维尔/鲁德维格获双人滑冠军。

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从1947年开始每2年举行1次,有时是1年或3年不定期举行。

1952年,举行第一届世界轮滑锦标赛,当时只进行了男子项目的比赛,同年国际滚轴溜冰联合会正式改名为现今的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亚洲的日本也于同年加入了该组织,成为国际轮滑联合会在亚洲最早的会员国,这时轮滑运动遍及五大洲。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协会。

从1952年-1957年德国人包揽了历届世界锦标赛的各项冠军,称霸世界一时。从1968年开始,美国人在双人和舞蹈项目打破德国人的垄断,获得冠军。近几年意大利的单人滑和双人滑水平十分强,连续获得男子单人滑的冠军。美国、德国、意大利是世界花样轮滑的强国,西班牙、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成绩也不错。

196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到2002年共举行了46届。

国际轮滑联合会下设花样轮滑、轮滑球和速度轮滑三个委员会。总部现在设在美国,花样轮滑委员会设在美国的旧金山;速度轮滑委员会设在意大利的罗马;轮滑球委员会设在葡萄牙的里斯本。

199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把轮滑球运动队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正式接纳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成员。

亚洲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1978年由日本、印度和韩国等3个国际联合成立了亚洲轮滑联盟。后来中国、中华台北、香港、澳门、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相继入会。亚洲轮滑联盟迅速扩大。

1985年亚洲轮滑联盟在香港举行第一次亚洲执委会会议,日本的野口嘉郎任联盟主席,中国、中华台北和韩国的代表担任副主席。在会议上决定1985年10月18日-20日在日本的长野果罔谷市举办第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并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亚洲轮滑锦标赛。

1985年10月18日-20日第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日本冈谷举行七个国家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有日本和印度两队表演。日本的金内美子获女子规定图形冠军,中华台北的王淑容获女子自由滑冠军和全能冠军。印度的帕列赫获男子规定图形、自由滑、全能三项冠军。

1987年第二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韩国举行,比赛项目增加了轮滑球,有9个国家及地区参加。

1989年第三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次比赛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并邀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从参加表演。

1991年第四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香港和澳门举行。

1993年第五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印度举行,由于客观原因,本届比赛没有办成。

1995年第六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日本举行。

1997年第七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韩国举行。

1999年第八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中国上海举行。

2001年第九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在台湾的台东县举行。

2003年第十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将在日本举行。

在历届比赛中,日本、中国、中华台北的成绩比较好。中国队多次获得花样轮滑团体的金牌。

轮滑运动在亚洲的开展,各国各地区均属业余活动,经费少、比赛少、普及面也小,在日本和澳门轮滑球运动开展的比较好一些,其他项目台湾、韩国、香港以及中国主要是在学生中开展。所以亚洲的各项轮滑运动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速度轮滑运动的历史

中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才有正式比赛出现。1982年5月,中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金雀杯速度溜冰邀请赛”。10月在北京举办了“环球杯旱冰邀请赛”。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10月在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两项。

中国从1985年起参加国际比赛。1985年8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速度轮滑代表队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男子第16届,女子第13届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同年10月哈尔滨体育学院轮滑队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速滑项目,张晶敏获得了女子300米第四名,颜彤丹,崔勇分别获得男子5000米,10000米第六名。

1987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二届亚洲锦标赛上,我国花样项目运动员朱烨获得女子自由滑银牌,全能银牌。朱玮获得男子自由滑铜牌,全能铜牌。速滑项目吉林运动员孙敏,上海运动员季芳芳,分别获得女子3000米的银牌和铜牌。

中国轮滑运动员虽然起步较晚,但正在接近亚洲水平。1989年10月“第三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中国杭州举行。速滑项目吉林运动员孙敏获得女子1500米银牌,上海运动员杨微获得女子3000米铜牌,前卫运动员陈炜权获得男子300米铜牌,上海运动员叶侃骥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在第三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我国选手在速度轮滑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国际轮滑联合会

国际轮滑联合会(International Roller-skating Federation, FIRS)

轮滑是在旱地穿带轮子的鞋滑跑的运动,包括速滑、花样滑和轮滑冰球,全世界有8000万轮滑爱好者。国际轮滑联合会于1924年4月由瑞士、英国、德国、法国发起成立,现有协会会员98个,分属国际轮滑联合会承认的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泛美地区轮滑联合会。工作用语为英、西、法语。

国际轮滑联合会的宗旨是团结会员发展轮滑运动,接受并承认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章程与目标,贯彻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

国际轮滑联合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个协会会员有1票表决权,会龄长的有附加票。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授权中央委员会管理联合会的各种事务,中央委员会每4年换选一届,由联合会主席、6名副主席(分别来自非、亚、北美、中南美、欧洲和大洋洲)、3名技术委员会主任和1名受雇但无表决权的秘书长组成。日常事务由执委会负责,执委会由联合会主席、第一副主席、3名技术委员会主任和无表决权的秘书长组成。联合会现任主席是西班牙的奥利韦拉斯(Isidro Oliveras)。

国际轮滑联合会下设国际速滑、国际花样滑和国际冰球3个委员会。主要赛事有:每两年一次的世界轮滑锦标赛、每年两次的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和每年一次的世界旱冰速滑锦标赛(分场地赛和公路赛)。

中国轮滑协会于1980年9月加入国际轮滑联合会。

国际轮滑联合会总部设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安全建议

轮滑运动有益于人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于调节心理,舒缓神经,改善身心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轮滑运动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所以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和参加所有的体育运动一样,在进行轮滑之前先要做好准备活动,俗称“热身”,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让身体热起来,体温升高会让你的肌肉韧带伸展充分、柔韧有力,身体更加灵巧自如,使受伤的几率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准备活动还可以帮助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使心率、血压适度升高适应运动的需要,这时,在随后的运动中你会感到呼吸顺畅,周身温暖,步伐轻松。提示大家:准备活动除了轻、慢地滑行外,拉韧带、活动髋、膝、踝关节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要进行5-10分钟才可以真正将韧带、关节活动开。

第二,运动的护身装备也是必须的,因为轮滑难免摔倒,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受伤。特别是儿童少年在进行轮滑时,最好穿齐护具。一般来说,轮滑的整套装备包括头盔、护肘、护膝、护掌,大家最好购买专业厂家的护具,它在防震和坚固性、舒适性上更有保障。在护具中以护膝最为重要,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轮滑高手,膝盖是摔倒时着地几率最高,最容易受冲击的部位;头盔也很重要,有许多人常嫌戴头盔麻烦或头部不灵活,但不带头盔很危险,万一摔倒,头部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保护不当,常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在西方许多国家,不带护具进行轮滑是要受到处罚的。

第三,要选择安全的场地,比如,不要在车道、过往行人很多的地方玩轮滑,再有要选择比较平坦的地面,坑洼不平、有斜坡,有积水、油污发粘的地面都不适合轮滑。

第四,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小孩子,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宜玩轮滑时间过长,因为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有,玩轮滑时腰部、膝关节、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时间过长,这些部位容易局部负担过重,发生劳损,甚至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下肢骨的弯曲、变形等。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度的沉迷于轮滑也会影响休息和工作。老年人的运动量更不能过大。因此,儿童少年和老年人每天进行轮滑的时间最好在50分钟以内;年轻人也不要超过90分钟,而且,建议在轮滑运动后做些整理活动,如轻松的慢跑、伸展肢体、抻拉韧带等。

第五,轮滑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掌握合理的技术很重要,因此初学者还是应该寻求有经验的教练的指导。

最后,告诫轮滑爱好者,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不可盲目追求高难动作,不可意气用事,过分比拼输赢。让轮滑滑向健康、快乐,成为我们永远的好伙伴。

基本动作

站立

先穿戴好轮滑鞋和护具,然后站起来,站好以后,可以试着让宝宝两臂从体侧平举至肩高,左脚跟顶住右脚内侧,成T字形站立。这是最基础的轮滑姿势,也是对宝宝胆量的第一个考验。对于三岁的宝宝而言,日常的行走对他们而言已经很轻松了,但是穿上轮滑鞋站起来可是头一次,因为这里面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宝宝不能确定到底有没有危险。

教练提醒:爸爸妈妈可以从前面拉着宝宝的手站起来,或让宝宝扶住物体站立。但一定不能从宝宝背后抱着他起来,否则宝宝会身体后仰,不利于掌握动作要领。

踏步

包括原地踏步、侧踏步、踏步前行等动作。在踏步前行前,最好花几分钟时间热身,例如可以做15次原地高抬腿、踏步及跺脚,主要是为了增强宝宝的腿部力量,为开始滑行做准备。

然后双脚由T字变成外八字向前踏步,重心移至左腿右腿稍抬起、放下。再把重心移至右腿,左腿稍抬起、放下。反复进行练习,逐渐加快速度。

教练提醒: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请他扮演“不倒翁”,左右转移着前进。同时,膝盖弯曲、大腿稍微并拢,就好像“八”字状,要注意宝宝的后腿一定要蹬直。

滑行

在练习一段时间的踏步前行后,可以开始学习滑行。这可不要太急,最好等宝宝踏步熟练后。有的宝宝很快就能熟练,有的宝宝要练上好几个小时。

滑行动作的要领是左脚在前成弓步,右脚向侧蹬出,上身向前微倾斜,两臂平伸与肩同高,重心放在左脚上。然后右脚收回到左脚内侧,右脚向前滑出,左脚向后外侧蹬出,同时重心由左脚移动到右脚,收脚到右脚内侧。此外,就像我们考驾照一样,弯道滑行也很重要。转弯的时候,注意重心下降,并落在一只脚上。

教练提醒:滑行时收脚干净利落,蹬出时短促有力、爆发力强。在孩子基本掌握滑行之后,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游戏以提高学习轮滑的兴趣,如蹲取物品,在宝宝的身旁身后或者远处放上一些玩具,请宝宝找到玩具,然后蹲下把玩具捡起来,并滑行送到前方的篮子里。还有开火车、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也很有意思。

停止

在滑行中,有时需要及时停止滑行,所以在孩子初步掌握滑行基本动作的同时,就要学会停止滑行的方法。停止的方法分:正中切法、A字停刀、T字停刀、转弯急停。

教练提醒:小朋友可以用正中切法,这是很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就是双脚平行,把有煞车器的那一脚向前推出,脚尖微向上,让煞车器磨到地面就可以了,将煞车器愈用力的压向地面,就可以愈快停下来了。记住重心一定要放低,保持在两脚中间,不可以太前或太后。转弯急停需要较好的轮滑平衡能力,不建议小孩子学。

安全跌倒

安全跌倒的训练是透过护具及全身来分散跌倒时的冲击力,跌倒时保持让身体向前扑倒,避免向后跌坐或让身体某一部份完全承受撞击,如臀部、下巴、手腕、手肘、膝盖等,以减少单一部位受伤的程度。

教练建议:身体前倾,膝盖跪下,身体趴下,以护掌触地向前滑出,并让身体同时伸展出去,然后完全扑倒在地,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后,跌倒时的撞击力会被完全分散出去,不致于使单一部位承受太多、太重的伤害。

花样轮滑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人们追求刺激的手段也是不断花样番新。轮滑是一种流动和跳跃中展现技巧美的休闲运动,是速度、力量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因为它 本身具有的魅力。一些刺激十足的轮滑“近亲”也层出不穷。

滚轴

也叫“滚轴溜冰”、“滑旱冰”,从它的名字我们就知道它是从冰上溜冰演变 过来的,最早是在陆上辅助训练的一种方式。1866年在美国成立的“纽约轮滑运动协会”是最早的轮滑运动组织,后来由法国、美国、瑞士和德国发起,于1924年成立了国际轮滑联合会。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协会。

轮滑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较快,现在各地都有了各类的轮滑场馆。由于轮滑是借助半机械性轮滑鞋在路面上展示自己体能与风采的运动,因此,深受青少年喜爱。它不仅要求有很好的平衡感,还要求腰、腹、腿、臂等肌肉的力量和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所以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

装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轮滑装备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双排轮和单排轮。 同时,各种护具也使这项运动非常安全。人们通过轮滑获得高速运动带来的刺激和快感,可使人们从平时紧张、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解脱出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轮滑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已经发展出一套自己独特的技术技巧和场地器械,利用“U”型台和街边器材可以做各种各样惊险、复杂的技巧动作,吸引越来越多的朋友参加。

直升机轮滑

这是新近流行的一种轮滑休闲运动,它所具有的紧张刺激感也是其他轮滑项目所不能比拟的,原理与滑水相似,只是危险性更大。它需要在平整宽阔的沥青路面——最好是在机场跑道上进行,滑手脚穿轮滑鞋,由直升飞机用绳子牵引前进,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由于速度极快,路面上一粒微小的石子就可能使滑手造成极大伤 害,所以参与者必须穿特制的保护衣,戴坚固的头盔。

瑞士的卢克·勒吕瓦是世界上第一个从事这项运动的人。

公路速降滑板

这种滑板有别于普通的滑板,长度要根据滑手的身高订制,滑行时滑手平行躺在滑板上。场地大都选择一些落差较大,车辆稀少的山地沥青公路,这种滑板对滑手的反应、身体协调、心理素质要求都极高,尤其是滑降过程中一些大转弯的处理 上,不只是依靠娴熟技术,还要有一种“人车合一”的境界,因为公路速降滑 板的时速已达到了80英里。追求这种速度刺激的人,没有过人的胆量能行吗?

滑板

滑板是冲浪和滚轴的结合体,前者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度。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南加州的居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一块50× 10×50cm的木板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这样一个简单的器械却给人们带来了和冲浪相同的感受。

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由橡木多层压制而成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与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塑料轮的附着摩擦力过小,使滑板在转弯时容易失控。同时,它的耐磨性和稳定性 也极差,使得滑手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它。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的滑板爱好者首次将聚氨酯轮子装在滑板上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有韧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平稳地急转弯, 轻而易举地碾过地上的小障碍。这就是第三代滑板,发展至今已趋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技巧、语言、服饰,甚至音乐等风格,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skateboard。

撑架滑板

这是一种近期由日本人发明的滑板,在传统的单排或双排滑板的前端增加了一个手扶撑架,整体看上去像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L”。手扶撑架可以用来导向,还能够缓解上肢因长时间滑行所带来的疲劳。这种滑板的稳定性很强,使人们更易于掌握平衡,而且撑架还可以折叠,因此日本的很多上班族都选择了它作为代步工具。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上班一族一手扶架,一手携包,蜿蜒蛇行于人潮之中,拥有了一份独特的潇洒和自在。由于撑架滑板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势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轮滑一族。

平地花式轮滑

一、平地花式轮滑(简称平花)

1、定义:穿轮滑鞋在固定数量的标准桩距间做无跳起动作的各式连续滑行。

2、平花比赛方式:

①速度比赛:比赛单一规定滑行技术动作的过桩速度。

②自由式比赛:在规定时间内,按配乐节奏做基本技术动作基础上自由发挥组合的流畅滑行。

注:两种比赛方式分别有不同的评判规则(有关评判规则将适时发布)。

3、平花技术说明:

①基本技术动作为48式(还将会有不断创新的技术动作被纳入)。

②场地要求:平坦水泥,沥青等地面均可以开展,无过高要求,是非常适合户外开展的体育项目。

③单行最大桩距场地长度40米左右,宽2米左右。比赛一般分为3行桩,每行20个桩,每行桩的桩间距分别为0.5米、0.8米、1.2米,来编排不同的过桩难度和技法。

④速度比赛要求选手技术娴熟、准确、快捷。

⑤自由式比赛要求选手基础技术熟练,掌握一定的难度动作;舞美、音乐与滑行整体协调流畅。它包含技术、难度、观赏性等综合要素。

4、特点:

平地花式轮滑最大特点是,初学入门较容易,因无跳起动作,所以危险性伤害很小,适应性很广,男女老少都方便练习。不像花样轮滑对场地的严格要求及有旋转跳跃的高难动作。然而该项目的自由发挥度,使其流畅柔美的轮上舞姿魅力,已成为当今轮滑时尚的最新亮点,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该项目虽然入门较易,但要想掌握好,必须不断练习、交流、纳新,使综合素质提高,才能成为一定程度的滑手。所以对广大爱好者有很大吸引力。

二、 平地花式轮滑发展概况

1、国外:

单排轮滑运动1984年起源美国,欧美发展若干年后才逐步引入亚洲。平花的发展也是相同的过程。目欧美以法国为首,代表世界的领先水平,曾多次举办世界平花赛。同时各种区域赛事及交流活动也十分频繁。在亚洲,韩国因引入平花项目较早且热情极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亚洲的高水平,同时也不断举办各种交流项目和比赛。以上地区为带动平花项目的开展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

2、国内:

单排轮滑器材及轮滑概念于1993年末从北京开始逐步引到国内各地,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运动群体。从2003年夏开始到一年多时间,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天津、西安、武汉等各大城市为核心地带,都自发的涌现出一些热衷于平花运动的爱好者,分别进行过局部小范围的交流比赛,出现一些较高水平的酷爱者,但整体仍处在初级水平。一年来,热爱平花运动的人不断增加,发展速度较快。但现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比赛章程和赛事。经过各地区轮滑届及一些爱好者的意见采集,很需要有组织的做些工作及计划,以便将此项目纳入到规范的体育项目比赛中。这将对推动轮滑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和国际轮滑运动的高水平交流也会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轮滑装备

轮滑鞋

鞋身:轮滑鞋的外壳可以防止外来的冲击,具有保护脚部的作用。一般用有鞋扣的鞋身较方便穿着;绑鞋带的会较贴脚,但穿脱较麻烦。一般比较好的单排轮滑鞋都是绑带加一个扣的设计。一般的单排轮滑鞋都有一个内靴,可以缓冲足部和鞋壳之间的摩擦,以保护足部,使皮肤不易擦伤和起水泡。好的鞋身应该要够坚固,海绵要够厚,密度也要够大。

底架:底架为连接轮子及鞋壳之结构体,底架系统的坚韧性,是决定溜冰鞋寿命的一大因素。通常底架的设计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较厚有的较薄。底架一般装上四个轮子,但也有装置三个轮子的小底架,以及可以装置五个轮子的速度鞋。铝合金的底架比较好,因铝合金的底架较坚硬,不容易变形,但价钱较贵。

轮子:轮子必须是高弹性轮,绝不能是塑料轮子。最好选聚酯材料制的,即胶轮,它适应各种场地和状况。胶轮比较软,弹性较好,塑料轮子则是硬硬的,你可试敲地面听听声音来感觉,你会发现塑料轮子的声音是尖锐许多的,容易打滑。有些轮滑鞋会配置六角扳手,用以拧紧轮子。

大小:除了注意鞋子的各部分质量以外,还要注意脚的尺码。专家建议,就买平时穿的尺码,一定要自己穿过。绝对不能太大,只要不觉得紧不顶脚,就可以了。一般系好鞋带、小腿和地面垂直时,脚的最前端和鞋内套的距离是半个大拇指(手)那么多就好,太大的鞋不安全。

初学阶段可以买非专业性滑轮。一般说来,初学者还应练习在路面上做简单滑行、转弯、刹车等基本动作,非专业性的滑轮就能满足这些要求,而且价格比较便宜,一两百元就能买到。但是当水平提高开始学习各种极限动作时,就必须买专业级滑轮了,因为那些高难度动作不是一般的滑轮可以承受。

极限鞋特点

极限轮滑鞋和其他轮滑鞋主要有四大区别。一是鞋底部的轮。普通的轮子是空心的,轴部可见规则小孔,轮底常是圆形,极限鞋则相反,轮子实心,轮底是平的,这样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完成很多高难度的跳跃动作。二是鞋底中部的一个卡槽。这个凹槽是滑杆时与铁杆嵌合时用的。三是鞋底的“桥”。极限鞋的“桥”比较结实,厚。最后是鞋的重量。极限轮滑鞋由于很多部位是实心,又采用十分坚固的材料制成,所以分量都比较重。

护具

护具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又很重要的一项装备,包括头盔、护肘、护腕和护膝。很多人出于怕被认为娇气或者嫌麻烦的心理不愿带护具,但几乎所有长期练习轮滑的人都认为,带护具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持良好的练习心态。

中国俱乐部

广州华俊

北京冰雪

铁骑兵团

聊城光岳

苏州飞尚

66club

宁波斯波特

辽宁新世纪

济南雷鹰

广州珠江职技学院

光之轮滑俱乐部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快速、连续不断地进行。
使用场景
轮滑一般用来形容某种活动或行为连续不断地进行,速度较快。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工作、学习、运动等情况。
故事起源
轮滑的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轮船。古代的轮船使用轮子来推动船体,使船舶能够快速、连续地前进。后来,轮滑这个成语就引申为形容其他事物连续不断地进行。
词语结构
轮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轮”和动词“滑”组成。
例句
1. 他每天轮滑到学校,从不迟到。2. 这个项目需要我们轮滑进行,不能间断。3. 她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在轮滑式地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可以将“轮滑”与轮船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轮船上的轮子快速转动,推动船体前进的情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轮滑相关的知识,如轮滑运动的技巧、历史和发展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轮滑到学校,感觉特别快乐。2. 初中生:他们在操场上轮滑比赛,速度非常快。3. 高中生:考试前的几天,我都在轮滑式地复习,准备充分。4. 大学生:大家一起轮滑参加比赛,共同追求胜利。5. 成年人:工作忙碌的时候,我总是轮滑式地完成任务,不敢有丝毫懈怠。
(0)
诗文中出现“轮滑”的诗词

上元喜雪

灵感手擎苍龙鞭,和风一道飞腾天。

天公欲报大有岁,六花助与芳菲权。

紫姑云辇归时节,太光碾碎桄榔叶。

晓来楼阁万家春,白玉鸳鸯为新叠。

垄头耕父被单褐,望岁欣欣掉歌舌。

王孙却恨此宵寒,兰膏冻黑香轮滑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