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学问深厚,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领域的专家、大师。
-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真可谓是琴徽之人。2. 她学问渊博,堪称是琴徽之才。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品行或学问高尚。
- 基本解释
(1).琴上系弦之绳。《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 唐 颜师古 注:“徽,琴徽也。”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按:琴軫繫弦之绳,谓之徽。”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小妇新粧冶,拂匣动琴徽。” 唐 张祜 《乐静》诗:“发匣琴徽静,开缾酒味真。”
(2).指琴弦音位的标志。即古琴面板左方的一排圆星点,用贝壳、磁或金属镶制而成。 宋 梅尧臣 《送良玉上人还昆山》诗:“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 明 李东阳 《生日自述并答雅怀》诗:“家藏笔法犹存谱,手按琴徽错记絃。”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琴瑟和鸣”、“琴棋书画”等,了解更多与音乐、文化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就像琴徽一样。2. 初中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是个琴徽之才。3. 高中生:她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品行高尚,真是一个琴徽之人。4. 大学生:他是学校里的琴徽之才,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实践都非常出色。
- 故事起源
- 成语“琴徽”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昭公问孔子,孔子回答说:“琴徽,正德也。”意思是说琴的徽是为了调整音高,正德也是为了调整人的品行。从此,琴徽就成为形容人的品行高尚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琴徽”这个成语与琴的颈部装饰性零部件进行联想,想象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就像一个琴,琴徽是调整琴弦音高的部件,而这个成语描述的就是人的品行高尚。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琴徽,古代琴的装饰性零部件,位于琴的颈部,用于调整琴弦的音高。成语“琴徽”比喻人的品行或学问高尚,指人的品德和修养非常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