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盟主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个团体、组织或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的权威地位。也可用来形容某个国家在某个国际组织或联盟中的主导地位。
- 例句
- 1. 在这个联盟中,他是无可争议的盟主,其他人都必须听从他的指挥。2. 这个公司在该行业中一直占据着盟主地位,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撼动。
- 基本含义
- 指联盟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或组织。
- 基本解释
(1).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国语·晋语五》:“ 晋 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所谓盟主,讨违命也。若皆相执,焉用盟主?”《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广地益国,东服彊 晋 ,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汉书·刑法志》:“﹝ 晋文 ﹞总帅诸侯,迭为盟主。” 清 鲁一同 《秦论》:“ 山 东之国,方日从事干戈会盟, 晋 人世为盟主,盛於 悼 而衰於 平 。”
(2).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 汉 臧洪 《答陈琳书》:“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 策命於 长安 。”《晋书·温峤传》:“初, 嶠 与 庾亮 相推为盟主。”《旧唐书·李密传》:“及义旗建, 密 负其强盛,欲自为盟主,乃致书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三国演义》第五回:“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老舍 《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的外部,以第三号五间北房当中的那一间为最大,公认为天台公寓的‘金銮殿’。第三号的主人也俨然以内外部的盟主自居。”
(3).喻主要的事物;主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联盟制度,了解古代联盟的形成原因、组织形式和历史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班长就是我们的盟主,他负责组织各种活动。2. 初中生:在篮球队中,队长是我们的盟主,他带领我们训练和比赛。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盟主,他们的决策和领导对整个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选出一个盟主来统筹安排各项工作。5. 成年人:这个公司在行业中一直是盟主,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超过它的地位。
- 故事起源
- 关于盟主的故事起源较少,但可以通过联盟制度的历史背景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在古代中国,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应对外敌入侵或共同开展某项事业,会形成联盟。联盟中的盟主就是拥有最高权力和最终决策权的人或组织。
- 英文翻译
1.the leader [chief] of an allianc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联想盟主这个词,可以想象成盟主是一个战争中的统帅,拥有最高权威和指挥权。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词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盟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其他结构。
- 详细解释
- 盟主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联盟制度,指联盟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或组织。在联盟中,盟主通常拥有最终决策权和领导地位,其他成员必须服从其指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团结合作的集体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