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逆施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或某事违背常理、逆反正常的做法或规则。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顾后果,或者某企业或政府机构违法乱纪。
- 例句
- 1. 这个领导的决策完全是逆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2. 他的行为逆施,违背了道德底线。
- 基本含义
- 逆向行动,违背正常的做法或规则。
- 基本解释
悖理行事。《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尸虫﹞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鬭为安佚。”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故治天下者,惟能知其孰为身、孰为爪甲,孰为手足,指而不逆施之,则庶几乎弗悖矣。”参见“ 倒2行逆施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逆施相关的成语,如逆水行舟、逆来顺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行为真是逆施,老师都不敢管。2. 初中生:他的逆施行动让整个学校陷入了困境。3. 高中生:政府的逆施政策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抗议。4. 大学生:他的逆施行为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 故事起源
- 逆施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韩安国传》中。当时,韩安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任职期间,以逆反常规的方式治理国家,行事偏离常理,因此被称为“逆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逆施与逆向行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逆流而上的河流中前行,违背了水流的方向,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逆施是由动词“逆”和名词“施”组成的成语。逆指逆反、违背,施指施行、实施。逆施的意思是指违背常规、逆向行动,不按照正常的做法或规则进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