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 汉武帝 设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令郡国选送;其后员数大增。 唐 以后也称生员为博士弟子。《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上方乡文学,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庙成,躬率吏及博士弟子入学行释菜礼。”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 杭州 曹柳桥 ,博士弟子也。”
- 基本含义
- 博士的学生或弟子。形容学问深厚,受到博士指导的人。
- 详细解释
- 博士弟子指的是受到博士教导的学生或弟子。博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学问深厚、地位高尊贵的象征,所以博士弟子也被视为学问渊博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受到博士指导的学生或弟子的学问水平高超。
- 使用场景
- 博士弟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以及他们的学问水平深厚。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颇有建树,或者形容某个学生在某个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果。
- 故事起源
- 博士弟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博士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孔子的学生曾子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博士的弟子。孔子回答说:“博士之徒,德行皆备。”意思是成为博士的弟子,不仅要有扎实的学问,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 词语结构
- 主语+博士+的+学生或弟子
- 例句
- 1. 他是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博士弟子,学问非常渊博。2. 这位年轻的作家是那位文学大师的博士弟子,他的作品才华横溢。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博士弟子想象成一个学问渊博、深得博士指导的学生,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学术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博士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博士弟子在古代学术界的地位和角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位博士弟子,学习更多的知识。2. 初中生:他是那位著名科学家的博士弟子,他的发明创造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位博士弟子,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博士弟子,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我的学科,为学术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