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草,又名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时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 末多国 献此草。” 唐 张祜 《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诗:“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生存或逃避危险而不得不在不适宜的地方睡觉。
- 详细解释
- 却,指逃避、躲避;睡草,指在草地上睡觉。成语“却睡草”原指人们为了逃避敌人或其他危险,不得不在没有床铺的情况下在草地上睡觉。引申为在不适宜的环境下睡觉或休息。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勉强休息或生活。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杨震在战乱中逃亡,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只能在草地上睡觉。后来,人们用“却睡草”来形容在困难环境中勉强休息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在战争年代,有时候人们只能却睡草来保命。2. 尽管条件艰苦,他仍然坚持工作,却睡草也要完成任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却睡草”与艰苦生活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没有床铺的情况下只能在草地上睡觉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艰苦生活相关的成语,如“过河拆桥”、“穷途末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告诉我,他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经常却睡草过夜。2. 初中生:在军事演习中,士兵们在野外训练期间只能却睡草。3. 高中生:面对艰难的环境,他选择了却睡草而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