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廉洁自律,不为私利所动的品质。也可以用来称赞那些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青琐闼的官员,从来不接受贿赂。2. 这位领导非常重视廉政建设,要求所有干部都要做到青琐闼。
- 基本含义
- 指官吏清廉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 基本解释
(1).宫门。借指皇宫;朝廷。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 承明庐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三臣谪戍》:“望天涯魂消魄冷,空留着青琐闥諫諍虚名。”亦省作“ 青闥 ”。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爰初 杨华 , 承明 出入;秉正青闥,端言文笏。”参见“ 青琐 ”。
(2).指富贵人家的门窗。 明 刘兑 《娇红记》:“一个 卓文君 听琴在青琐闥;一个 崔鶯鶯 待月在粉墙边。”也借指华丽的房室。 明 夏完淳 《金明池》词:“江上梦迴青琐闥,珮声却是谁家凤。”参见“ 青琐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廉洁自律相关的成语,如“清官难断家务事”、“清正廉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青琐闼的老师,不收礼物也不偏袒学生。2. 初中生:我们要向那些青琐闼的领导学习,努力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3. 高中生: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官员违背了青琐闼的原则,我们应该呼吁廉洁自律的精神。4. 大学生: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们要树立青琐闼的意识,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5. 成年人:社会需要更多的青琐闼,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
- 故事起源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青琐闼的故事。故事中,吴起任齐国相国,他对官员廉洁自律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有人向吴起告发一位官员收受贿赂,吴起派人去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官员确实收受了贿赂,但是他并没有为私利所动,而是将贿赂放在了自己的闼门上,用来擦拭门扇。吴起得知后非常高兴,称赞这个官员是“青琐闼”,意思是官员清廉正直,不为私利所动。从此,青琐闼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青琐闼”分解为“青色的”、“琐碎的”、“门”,形象地表示清廉正直的官员将琐碎的贿赂放在自己的门上,不为私利所动。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青琐闼是由“青”、“琐”和“闼”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青”表示清廉正直,“琐”表示琐碎、细小,“闼”表示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官吏清廉正直,不为私利所动,不受小利所诱。它形象地比喻官员在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时能够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