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gǔn yī xiù cháng ㄍㄨㄣˇ ㄧ ㄒㄧㄨˋ ㄒㄧㄨˋ ㄒㄧㄨˋ
衮衣绣裳(衮衣繡裳|衮衣綉裳)
亦作“袞衣绣裳”。 1.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诗·豳风·九罭》:“我覯之子,衮衣绣裳。” 朱熹 集传:“之子,指 周公 也。”相传 周公 东征胜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为典故。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 清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兗 之间。”亦省称“ 衮绣 ”、“ 衮裳 ”。 宋 文天祥 《宝应道中》诗:“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战,才洗尘颜看衮裳。”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 五代 而降,捊类翕观。裋褐在躬,蒙袭衮裳之名;土硎是饭,因云雕俎可齐。”
(2).借指显宦。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衮衣绣裳,世俗以为荣,吾不与易也。”亦省称“ 衮绣 ”、“ 衮綉 ”。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一:“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綉三朝国有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令闻广誉,常若衮绣;笔力千钧,常若壮夫。”
- 基本含义
- 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盛装打扮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宫殿、大厅等。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他要求所有的宾客都穿上华丽的衣服。然而,有一个宾客却穿着朴素的衣服参加了宴会。齐桓公看到后非常生气,问他为什么不穿华丽的衣服。这个宾客回答说:“我觉得穿华丽的衣服并不能使我更加快乐,我认为内在的美更加重要。”齐桓公被这个回答深深感动,认识到外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于是他赞赏这个宾客的智慧。
- 词语结构
- 衮衣绣裳是一个主谓宾的结构,其中“衮衣”为主语,表示华丽的衣服;“绣裳”为宾语,表示绣着图案的衣裳。
- 例句
- 1. 今天晚上的晚宴上,大家都穿上了衮衣绣裳,场面非常华丽。2. 她穿着一身衮衣绣裳,走进宴会厅,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3. 这座宫殿的装饰非常华丽,处处都是衮衣绣裳般的金碧辉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衣服上绣着各种漂亮的图案,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华丽、富丽堂皇相关的成语,如锦衣玉食、金碧辉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衮衣绣裳的演出服,我很开心。2. 初中生:在舞会上,她穿着一身衮衣绣裳,成为了最美的公主。3. 高中生: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穿着衮衣绣裳的富豪,他却选择了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