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小山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 杨伯峻 注:“部娄,《説文》引作‘附娄’,云,‘小土山也。’”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部娄难为高,混沌强书眉。” 卷盦 《<蔽庐丛志>序》:“将使部娄之草,可增峻於松柏;燕雀处堂,足媲美於鸿鵠。”
- 基本含义
- 指人无德行、品德败坏。
- 详细解释
- 部娄源自《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中,“部”指有限的地方,“娄”指无限的知识。成语“部娄”意为人的品德和修养有限,而知识和学问无穷无尽。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败坏,修养不够,但却自以为是有德行的情况。也常用于批评那些虚有其表、知识浅薄的人。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文章,文中通过描绘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追求无为而治、超越尘世的理念。其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句,启发了人们对于有限生命和无限知识的思考,成为了成语“部娄”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他的品行却很差,真是个部娄之人。2. 这个人自命清高,却不知道自己是个部娄之徒。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部娄”的发音“布楼”,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像是一幢破旧的楼房一样不堪,而知识却像是一座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一样广阔,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庄子·逍遥游》这篇文章,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进一步理解成语“部娄”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偷别人的玩具,他真是个部娄之人。2. 小学生:虽然他成绩很好,但他经常欺负同学,真是个部娄之徒。3. 中学生: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他对老师和同学都很冷漠,真是个部娄之人。4. 大学生:他虽然有很多知识,但他的道德观念却很混乱,真是个部娄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