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理物的词语解释
理物的意思
拼音:lǐ wù    注音:ㄌㄧˇ ㄨˋ
基本解释

犹治民。 汉 班固 《白虎通·诛伐》:“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静,不復行役,扶助微气,成万物也。”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爰初定命,正心理物,如辰居极,而天下无邪矣!” 明 刘基 《顺斋箴为夏仲珍作》:“ 尧 舜 理物,因利除恶。”

基本含义
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详细解释
理物指通过思考和观察,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自己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使用场景
常用于教育、学术、科学等领域,形容人具有深刻的思考能力和洞察力。
故事起源
理物一词源于《论语·公冶长》:“公冶长与子路宿,子路曰:‘弗如也夫!‘子路曰:‘有益乎‘子路曰:‘有‘子路曰:‘敢问其方‘子路曰:‘立言道而行远‘子路曰:‘其如步趋而不远者,何也‘子路曰:‘以与尔居长也‘”这段对话中,子路问公冶长:“你认为我有益处吗?”公冶长回答说:“有。”子路继续问:“请问有什么益处?”公冶长回答说:“立言道而行远。”这里的“立言道而行远”指的是通过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有深入的思考和行动。后来,人们将这个意思引申为“理物”。
词语结构
由动词“理”和名词“物”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位善于理物的科学家,对于复杂的问题总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2. 通过理物的能力,他在工作中总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理物”这个成语:1. 将“理物”拆分为“理”和“物”,“理”可以理解为理解,思考,而“物”可以理解为事物。2. 可以将“理物”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基本含义进行联想,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理物”这个成语:1. 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理物”的应用和例子。2.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加思考和观察,培养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3. 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洞察一切”、“洞察事理”等,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思考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科普书,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2.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理解事物的规律和原理。3. 高中生:通过参加科学竞赛,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各个学科的事物。4. 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我们需要通过理物的能力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0)
诗文中出现“理物”的诗词

送卢舍人三首·其三

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

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幅,宝洲□四皆臣伏。

轮王释梵作何因,祗是弘隆大乘福。

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

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

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文房书府师百僚。

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

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

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0)

太平诗

大唐开鸿业,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

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

深仁谐日月,抚运迈时康。

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

外夷违命者,剪覆被大殃。

和风凝宇宙,遐迩竞呈祥。

四时调玉烛,七曜巡万方。

维岳降宰辅,维帝用忠良。

三五咸一德,昭我皇家唐。

(0)

万松寺

昔来见松枯,惜谓松遭劫。

今来见松菀,幽怀为松悦。

惜悦皆傥然,裁成亦有说。

苍松本寿客,何致生意灭。

徘徊思其故,参以所闻阅。

寺僧图目前,绕树剥肤甲。

取以供炊爨,祼立何能活。

因之斸材鬻,牟利诚不拙。

吁哉贞干质,枉使遇摧折。

申命禁所为,毋俾生机泄。

枯枝及落叶,尽可煨榾柮。

留松为山姿,青云常护法。

亦可招客来,施檀仍尔业。

此禁不数月,守令如守偈。

苍松果回绿,重见葱菁列。百丈挐翠龙,森森郁屼?。

菀枯松不知,悦惜吾何切。

晰理及辅相,愿因通理物

(0)

集汉碑联

佐时理物,天与厥福;含和履仁,帝赖其勋。

(0)

送明泉兄令宁武·其二

清如玉壶冰,直若朱丝弦。

明心炯自鉴,希音谁当传。

伊人秉渊尚,植志本贞坚。

作政遵愿朴,理物恒身先。

古行寡众识,迟仕及今迁。

去矣励令绩,毖终勤始宣。

(0)

碧泉兴作即事有感因续魏武之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往者如江,来者如何。

往来无尽,弗移弗那。奉身理物,何少何多。

天长地久,我生靡它。乐此泉兮,于山之阿。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