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畔散的词语解释
畔散的意思
拼音:pàn sàn    注音:ㄆㄢˋ ㄙㄢˋ
基本解释

(1).畔,通“ 叛 ”。背叛离散。《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士大夫过 曲阜 孔氏 ,无论新故,必加敬爱……吾因是知古封建世及之法,当乎人心。由之足以维繫后世畔散乖异之羣,而使之不忍去,其道亦犹是也。”
(2).违离;散乱。畔,通“ 叛 ”。 汉 仲长统 《述志》诗之二:“畔散五经,灭弃《风》《雅》。”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文之近古而尤壮丽,莫若 汉 之《西京》。 班固 书传之,吾尝病其畔散不属,无以考其变。”

基本含义
指人群或队伍散开,离开原来的一起,各自散去。
详细解释
成语“畔散”源自于古代军队行军时的场景。当军队行进到较宽敞的河边或湖边时,为了避免拥挤和混乱,军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分散开来,各自站在河边或湖边,以便休息和补给。后来,这一行为被引申为人群或队伍散开,离开原来的一起,各自散去的意思。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群或队伍分散开来,各自散去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团队或群体的分裂、瓦解。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畔散”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其来源于军队行军时的实际情况。
词语结构
畔散为形容词短语,由“畔”和“散”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人群在火灾发生后畔散开来,寻找安全的地方。2. 这个团队因为内部矛盾而畔散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河边或湖边军队散去”的场景来记忆成语“畔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群、团队分散相关的成语,如“四散奔逃”、“离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人群在放学后畔散回家。2. 初中生:大家在放学后畔散去上各自的兴趣班。3. 高中生:毕业后,同学们畔散到各个城市继续深造。4. 大学生:寒假结束后,宿舍里的同学们畔散回到各自的学校。5. 成年人:公司解散后,同事们畔散到不同的企业就业。
(0)
诗文中出现“畔散”的诗词

湖涘楼

五龙桥畔散芳洲,登眺凌虚昔有楼。

烟霭乍分杨柳榭,风光不断木兰舟。

塔悬宝髻当杯出,波荡湘裙入镜游。

共说烈姬诗句好,年年春色唤人愁。

(0)

锦厓

君不见,青阳候,东皇推转繁华毂。

山头万紫间千红,天机织得春如绣。

既似当年汉陆郎,单车入粤诏蛮王。

功成许布千山锦,遍植琼枝万古香。

又如蜀使机宜审,尽掘山茶种桑葚。

桃花浪暖百溪红,至今人羡三江锦。

三月二月春风深,三三两两订幽寻。

九龙洞里飘丹玉,七星岩畔散红琛。

红琛丹玉纷相对,苍厓古壁生娇态。

轻盈彩女额为缠,珍重才郎身作佩。

微拖旭日最堪誇,薄染晴岚尤可爱。

是谁占此武陵春,桃花源里一高人。

无论汉晋襟怀古,几家鸡犬自天真。

春风绮树争璀璨,问柳寻花时拉伴。

南山白石起清讴,后洞西桥恣游泮。

近来诗句颇新妍,为君高唱锦厓篇。

笔落不知成五色,长空万里生云烟。

(0)

怡云楼

我生也有涯,怡情惟涧谷。

既辟一廛居,还爱二分竹。

何以伴此君,庭宇秀花木。

筑楼倚高梧,秋光压栏绿。

小亭环石径,藓痕缭而曲。

峰隅隐碧桃,篱畔散黄菊。

轩光写月容,廊回射霞旭。

心旷得天游,邈与清景逐。

不堪持赠君,独寐矢薖轴。

孰来数晨夕,白云檐际宿。

(0)

林大合招饮鳌峰亭同邵梦弼王重甫作

汗漫相逢秋色深,兴来高阁共登临。

云开睥睨群峰出,日隐松杉独鸟吟。

流水尊前调绿绮,寒花篱畔散黄金。

婵娟一片城头月,相对狂歌思不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