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史的词语解释
三史的意思
拼音:sān shǐ    注音:ㄙㄢ ㄕㄧˇ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讨论中国历史、文化或教育相关的话题。
例句
1. 学习三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2. 研究三史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基本含义
指中国古代的三部正史,即《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基本解释

魏 晋 南北 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 唐 开元 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三史》。《后汉书·郡国志序》:“今但録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如 韩 、 戴 、 服 、 郑 钻仰六经, 裴 、 李 、 应 、 晋 训解三史,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六经贮巾箱,三史供点窜。”

延伸学习
除了三史,中国还有其他重要的历史著作,如《春秋》、《战国策》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著作,以获得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学习三史,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2. 初中生:老师推荐我们读三史,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3. 高中生:研究三史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途径,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帮助。4. 大学生:我对三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方法上。
故事起源
三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编修学。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和《后汉书》则是对汉朝历史的详细记录。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史与中国古代历史学联系起来,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三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三史是中国古代的三部重要历史著作,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这三部正史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制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0)
诗文中出现“三史”的诗词

送危太朴检讨还京

临川先生富文学,愿见久矣不可亲。

夜占使星动牛斗,晓闻官轺薄东鄞。

欣然出门往见之,向者佩诵今始真。

才华籍籍三十载,积学所至非鬼神。

银蜍濯海秋旦旦,淑气鬯物春津津。

大朝士流日以盛,玉堂掌故俱荐绅。

焕章三朝旧文物,直与造化同陶甄。

公行采访及遗俗,礼繁乐缛皆陈陈。

忠端奸佞等黄土,尚藉竹帛昭瑜珉。

诏修三史求遗书,至四明董狐马迁。

不可作呜呼千载公其人。

(0)

咏怀·其四

亚夫起弄兵,一举为命送。

侥倖一海内,公然称正统。

权臣筑受禅,易君不易众。

后世秉笔人,书篡不肯纵。

论迹不论心,此义亦难洞。

汤武抑何多,尧舜无人重。

窃国与窃钩,未知谁伯仲。

一部廿三史,说尽痴人梦。

(0)

司马太史庙·其二

著书虽已先三史,论道如何后六经。

因雪李陵为国士,岂期武帝有宫刑。

丛生荆棘迷坟冢,旧画龙蛇照庙庭。

为览遗文来一奠,不知何在子长灵。

(0)

书示张生端甫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

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

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

《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

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

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

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

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

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

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

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

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

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

《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

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

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

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

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

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

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

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

(0)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0)

东湖联句

旧学芜三史,新居隘一廛。

煎熬鱼煦辙,奔窜鸟惊弦。

拟整登山屐,须乘破浪船。

出关尘已远,过埭意争先。

归舶攒桅聚,浮梁断锁悬。

潮浑江葑没,塍破岸藤缠。

戍栅依樟密,官堤砌石平。

机閒蚕唤织,砧响雁传笺。

乍静喧烦耳,犹欣辗转眠。

鹘桥华屋废,鹅汇曲河连。

稛实閒农具,鹾严绝灶烟。

急装红蔽膝,辫发黑垂肩。

估客编文贝,村家纬木棉。

生涯疲剥割,世路窘迍邅。

龛室休行客,邮亭叹逝川。

韝鹰围猎罢,联骑纵游旋。

路转分支港,川明幻别天。

鄮城花已暗,甬水恨空传。

数堠搜唐刻,题诗纪宋编。

会堂夫子像,汲井隐居泉。

海眼藏龙窟,山心射鹿田。

水鸣知棹急,岸走讶途迁。

隐见冈峦近,低昂橘柚鲜。

青山犹五里,绿树已千年。

归犊如云拥,閒花似火然。

苧裳游女净,芦管野伶妍。

系缆披团氅,循溪舍竹箯。

径香幽菊傲,土薄假山偏。

灯火精庐古,衣冠故物全。

登门论子姓,对坐叙姻联。

金魄筛窗影,丹砂养井渊。

萤飞光熠熠,鹤唳翼涓涓。

斗室横乌几,方床藉素毡。

魂清时入梦,意得竟忘筌。

过墓成扃户,遵湖复扣舷。

沧洲迷秀麦,真隐拱朱椽。

碧洞诸天杳,苍珉帝画镌。

梯危频缩武,像寂且擎拳。

紫府商霖歇,丹书汉泽宣。

铜铺苔暗蚀,经庋燕新穿。

倦鸟辞枯柳,游龟戴旱莲。

古奁开潋滟,斜縠绉漪涟。

淤塞茭排剑,洲乾蓼糁钿。

官徵都尉粟,渔纳水衡钱。

王绝山灵泣,祠荒野老怜。

纸旗邻社闹,草广曲河填。

此去真聊尔,斯行信偶然。

柏幽藏魍魉,潭黑衮蜿蜒。

雅兴呦呦鹿,劳生跕跕鸢。

揽芳真啖蔗,写绝拟和铅。

辙迹芜菁翳,麻綦枲耳缘。

贞娥郁龙虎,冑相绍貂蝉。

宰木分神隧,思亭列石筵。

风霜翁仲老,香火释迦专。

楚些招归魄,王官慨昔贤。

拜峰谁控勒,篆水自书玄。

屈曲东西路,纵横南北阡。

繁华眸转电,得失口垂涎。

絮酒悲宗老,囊经想地仙。

房温连梵呗,市近接腥膻。

破露生衣湿,登坡弱足胼。

卧牛遗扁暗,眠鹿绘容虔。

金刹从兹访,尘缨合少蠲。

伐山灵运躁,冲雪子猷颠。

桧煖蜂偷蜜,芦寒鸟啄绵。

蟹稀螯数百,樵夥斧论千。

淡日收人影,空岚涨土埏。

蒲葵遮望眼,茧纸论吟篇。

除道家僮懒,偷程地主儇。

蚁封徒曲折,驹隙漫拘挛。

碎石行行直,修篁个个圆。

深丛惊雉翠,夹径耸楠楩。

濯锦芙蓉艳,飘香桂子骈。

雕楹回复道,斜阁布陶砖。

刻画功难尽,翚飞势欲翩。

奉常陈剑履,尚服锡纮綖。

幰织鲛人网,帷凝罽国旃。

妖姝污粉颊,土偶耸高颧。

袪石当时力,临渊昔日权。

只今留旧业,何处觅幽禅。

燕颔风云会,龟趺日月躔。

蛛窠缘衮服,鼠迹上朱笾。累仆供朝沃,因僧进午?。

佳城蹲五凤,素业废三鳣。

胜已穷兰若,名犹慕偓佺。

台空霞佩冷,殿寂羽幢蔫。

观主何年住,真官永世键。

画梁谁复葺,美荫久频朘。

木已非真李,僧宜贱寿篯。

悲来云羃羃,恨极水潺潺。

重岭藏椒屋,斜晖指蕙櫋。

暂归心未稳,欲去眼空眩。

忆昔穷诛辟,如今猛弃捐。

慈山名转赫,困墺耻谁湔。

积翠林霏悄,流波海月娟。

远钟催宿鸟,横笛挂乌犍。

拄笏风骚夐,携壶主仆牵。

情怀同黍醴,臭味比香荃。

圆泽休论旧,华胥复记前。

乳彪号涧侧,哀狖啸云巅。

惇族盘餐盛,通家笑语阗。

鵁鶄归桨熟,舴艋逆风沿。

济胜应难促,临流且赋遄。

鸱夷歌逝矣,渔父卜终焉。

紫槿遮篱角,丹枫压庙堧。

鍊形金骨化,团础土砂坚。

破屋啼山鬼,荒碑立老鹯。

岁时羞野赛,水旱祷灵篿。

西帝澄金宇,东湖铸玉璿。

凉飔舟泛泛,晴日草芊芊。

射鸭萦长弋,叉鱼击短鋋。

酒庐横矮瓮,屠几斫肥牷。

衒市僧袍丽,招虚贩鼓鼘。

登临难婉恋,想像费平铨。

更欲南窥海,谁能北跨燕?

同心双茧绪,徇俗走珠蠙。

朗鉴词联写,玄谈茗更煎。

翱翔诚放浪,匍匐类狂孱。

已乏凌云句,时思缩项鳊。

还家如梦寐,共点晓霞边。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