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习仪的词语解释
习仪的意思
拼音:xí yí    注音:ㄒㄧˊ ㄧˊ
基本解释

演习礼仪。《左传·昭公五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 清 吴荣光 《吾学录·乡饮酒礼》:“前一日执事者於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

基本含义
习惯、礼仪
详细解释
习仪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积习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它不仅包括了个人的行为举止,还涉及到社会交往中的礼节和规矩。习仪是人们在社会中相处的基本准则,也是展示个人修养和社会素养的重要方面。
使用场景
习仪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是否得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习仪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否遵守社会规范和礼节。此外,在教育和职场等场合,习仪也是被重视的,因为它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故事起源
习仪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九年》中。故事讲述的是齐国国君齐襄公去世后,他的儿子齐庄公继位。齐庄公非常注重礼仪,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并倡导人们要严守礼仪,遵循行为规范。后来,习仪一词就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词语结构
习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习”表示习惯,第二个字“仪”表示礼仪。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人们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
例句
1. 他从小就注重习仪,所以在社交场合总是表现得很得体。2. 这个国家非常重视习仪,在国际交往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形象。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习仪这个成语,可以将两个字分开记忆。习字可以与习惯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仪字可以与礼仪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的社交礼节。通过将习和惯、仪和礼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习仪这个成语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沟通,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每天上学都要注意习仪,不能随便迟到或者说脏话。2. 初中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仪,尊敬师长,友善待人。3. 高中生:参加高中毕业典礼时,我们要注意习仪,穿着整齐,举止庄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注重习仪,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0)
诗文中出现“习仪”的诗词

立春后泰祠东郊呈器资二首·其二

漠漠阴云晓蔽空,稍看疏雾泛冥濛。

郊原脉起新春雨,帘幕寒生半夜风。

纵步杳难寻旧苑,习仪聊复望祠宫。

霜台监察心宜喜,闻有精诚祷岁丰。

(0)

题吴克承雍穆堂

乔林荫丰溪,中田构华屋。

靡靡庭下兰,猗猗槛前竹。

端居习仪礼,少长咸雍穆。

春醪介眉寿,动止膺百福。

允矣斯道存,庶几敦薄俗。

(0)

丰泽园演耕耤礼

抚时维盎鬯,?土已滋融。举趾良辰合,习仪旧制同。

嘉生分稌黍,公亩正南东。

祗盼盈畴绿,何心夹岸红。

率先循圣教,怀永切微衷。

念彼服田者,艰哉一岁中。

溺饥常在抱,勤勚敢辞躬。

寤寐无他愿,祈天绥我丰。

(0)

除前五更闻习仪鼓角感而有作二首·其二

两朝旧是含香吏,豹隐俄惊二十年。

犹记习仪端笏地,朝天宫里听鸣鞭。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