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察理的词语解释
察理的意思
拼音:chá lǐ    注音:ㄔㄚˊ ㄌㄧˇ
使用场景
察理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观察力和思考力,能够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道理。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和思考,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例句
1. 他察理入微,对每个问题都能给出深入的解释。2.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察理,不仅要看到表面现象,还要理解其中的原理。
基本含义
观察事物的本质,理解事物的道理。
基本解释

谓苛察地治理。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今天下幸安,万物思泰,陛下乃以末节之法,察理平人,愚臣以为非适变随时之义也。”

延伸学习
要进一步学习察理这个成语,你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察言观色”、“深思熟虑”等。这些成语都与观察和思考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察理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察理自然界的变化,了解万物的规律。2.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要察理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察理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4. 大学生:在研究科学问题时,我们需要察理实验数据,推导出科学规律。5. 成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察理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故事起源
关于察理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来源和传说。它是由人们在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成语,用来描述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记忆技巧
记忆察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察”字和“理”字与其含义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观察事物并思考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事物的道理来获得深入的认识。
词语结构
察理的结构是“察”和“理”两个汉字的组合,其中“察”是动词,意为观察;“理”是名词,意为道理、理解。
详细解释
察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察意指观察、理指理解。察理的意思是通过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道理和本质。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事物深入思考和理解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获得正确理解的能力。
(0)
诗文中出现“察理”的诗词

观劈石

篮舆远冒西山色,宛转羊肠踏寒碧。

岩涯深处屡腾声,何事晴云多霹雳。

寻声迤逦过枯林,始见群工劈山石。

斧斤锋刃奚足云,铁楔纵横乃为力。

随文察理以段致,大或寻常小盈尺。

心冥手应出自然,不啻庖丁操騞砉。

问其勤苦将胡为,驱车运致希酬直。

牛山濯濯罹采伐,萌蘖悄如无夜息。

此山遭值甚牛山,攻击何年可终极。

石顽人智其奈何,智巧反为天地贼。

(0)

续十虫吟·其四

虫有齧菊羊,齧脑脑则死。

人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微躯细于蝇,玄甲而利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上下截其茎,于中寄生子。

脑瘁子乃成,分枝从此始。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理有损而益,未用分愠喜。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十四茶汤

主宾交接未开言,便过茶汤应口边。

察理聆音非外物,结他欢喜万千年。

(0)

夜听诵太极西铭

六经宇宙包无际,消得斯文一贯穿。

万水混茫潮约海,三辰焕烂斗分天。

鸢鱼察理河洛后,金玉追章秦汉前。

遥夜并听仍闇味,奎明谁敢第三篇。

(0)

续十虫吟4

虫有齧菊羊,齧脑脑则死。
不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微躯细於蝇,玄甲而利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上下截其茎,於中寄生子。
脑瘁子乃哉,分枝从此始。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理有捐而益,未用分愠喜。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