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局促不安貌。《庄子·外物》:“ 仲尼 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辱赐书,周览累日,竦然增敬,蹙然汗出以慙。”
(2).忧愁不悦貌。《荀子·富国》:“ 墨子 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蹙然衣麤食恶,忧戚而非乐。” 宋 王巩 《甲申杂记》:“御厨进羊乳房及羔儿肉。 宣仁 蹙然动容曰:‘羊方羔而无乳,则馁也。’” 冰心 《往事(二)》:“我觉得有些人面色很无主,掩着口蹙然的坐着。”
- 基本含义
- 形容面部表情紧缩,表示惊讶、疑惑、不解、忧虑等情绪。
- 详细解释
- 蹙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的面部表情。蹙意指皱眉,表示紧缩、收缩的意思;然意指突然、猛然,表示一种突如其来的状态。蹙然的意思是面部表情突然紧缩,通常是由于惊讶、疑惑、不解、忧虑等情绪引起的。
- 使用场景
- 蹙然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用来描绘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内心的变化。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日常口语中,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时的表情。
- 故事起源
- 蹙然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无衣》中的“蹙蹙靡葛,言多伤人。”意思是指言语多了容易伤害到人。后来,蹙然逐渐演变成了形容面部表情的词语。
- 词语结构
- 蹙然是由“蹙”和“然”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蹙”表示皱眉、紧缩,用来形容面部表情;“然”表示突然、猛然,用来表示状态的转变。
-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蹙然一片,显得非常忧虑。2. 她看到窗外的景色时,脸上蹙然一笑,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蹙然与皱眉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突然被吓到或疑惑时,面部肌肉紧绷,眉毛皱起的样子,这就是蹙然的表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蹙然相关的成语,比如“蹙眉”、“蹙额”等,加深对于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宣布下周有一次突然的测验时,同学们的脸上都蹙然一片。2. 初中生:当他听到自己没有被选上班级的班长时,他的脸上蹙然一片。3. 高中生:当她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的脸上蹙然一笑,表示自己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