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权力和地位,也可以用来指代官方机构。
- 例句
- 1. 他的父亲是一名高级衙官,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2.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一位衙官,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或官府。
- 基本解释
(1).刺史的属官。《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刺史领使,则置副使、推官、衙官、州衙推、军衙推。”
(2).泛指下属小官。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张文潜 云:‘调鼎当年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此虽未及 东坡 高妙,然犹可使 和靖 作衙官。” 清 赵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 屈 宋 詎称衙官职, 欒 郤 翻充皂隶户。”参见“ 衙官屈宋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古代官府的组成和官员的职责,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长大后当一名衙官,为人民服务。2. 初中生:这个故事中的衙官勇敢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3. 高中生:我们应该关注官员的廉洁,避免出现腐败的衙官。4. 大学生及以上:现代社会需要廉洁的衙官,为人民谋福祉。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使子服景伯之宋,以伐曹。曹人救于晋,晋侯使荀林父之曹。曹人将降,晋侯曰:‘曹之官可得而用乎?’对曰:‘可。’曹人闻之曰:‘晋侯使人观我,我将为晋侯。’使衙官问之,曰:‘晋侯使人观我,我将为晋侯,可乎?’对曰:‘不可。’‘何也?’对曰:‘晋,公族也;曹,侯族也。君若为公,臣若为侯,弗能也。’”这个故事中的“衙官”一词,即指官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衙官”联想为古代官府中的官员,将“衙”想象成一个官府的场景,将“官”想象成一个官员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衙官”组成。
- 详细解释
- 衙官,古代官府中的官员,特指地方官府中的官员。该成语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