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公务员肩负重任,为人民服务的情景。也可用来形容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承担重大责任,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载民”的责任。2.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实现“载民”的使命。
- 基本含义
- 指载人乘坐,比喻肩负重任,承担重大责任。
- 基本解释
养育百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於君谓之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载民”相关的成语,如“肩负重任”、“为民请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实现“载民”的梦想。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带领同学们共同努力,为班级的发展和进步承担起“载民”的责任。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带头遵守纪律,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和服务,践行“载民”的精神。4.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我要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为社会和居民提供帮助,实现“载民”的使命。
- 故事起源
- 成语“载民”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故事讲述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曾经对刘邦说过:“臣闻夫载驱车者,不可以驱马;非驱马者,不可以载民。”意思是领导者要能够肩负起责任,才能够为人民提供帮助和服务。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载人”,想象自己驾驶着一辆载满人的车,表示肩负重任,为人民服务。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成语“载民”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载”和“民”。其中,“载”意为装载、承载,表示肩负重任;“民”指的是人民。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肩负重大责任,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