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谏院的词语解释
谏院的意思
拼音:jiàn yuàn    注音:ㄐㄧㄢˋ ㄧㄨㄢˋ
使用场景
谏院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勇气、胆识和智慧,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势。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敢于向上级或权威人物提出真实意见的人,或者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内部存在着鼓励坦诚交流、勇于指出问题的氛围。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谏院,总是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2. 这个公司有一个开放的文化,鼓励员工像谏院一样勇于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基本含义
指勇敢直言、敢于进谏的地方或人。
基本解释

(1).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相门才子 高阳 族,学者清资五品官。諫院过时荣棣萼, 谢 庭归去蹋芝兰。”按, 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 ,尝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 开成 元年四月,检校左仆射、 兴元 尹。
(2).谏官官署。 宋 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 宋 司马光 有《諫院题名记》。《文献通考·职官四》:“ 明道 初, 陈执中 为諫官,屡请置院,於是以门下省为諫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府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谏院的含义和成语的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的谏院,我会勇敢地提出对老师的建议和意见。2. 初中生:我希望成为学校的谏院,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改进的建议。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谏院,我会代表同学们向学校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4. 大学生:我加入了学生社团,希望成为谏院,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故事起源
谏院作为一个机构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朝。汉武帝时期,谏院的成员由当时最贤能的人组成,负责提出对政府政策的建议和批评。这个机构的存在是为了避免皇帝的独断专行,保证政府的公正和廉洁。因此,谏院成为了一个象征勇敢直言的地方。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谏院的“谏”字联想为勇敢直言的“谏”,将“院”字联想为机构或者组织。通过联想和反复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谏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谏院是中国古代官府中专门负责进谏的机构,由官员组成,负责向皇帝或高级官员进谏,陈述事实、表达意见。因此,谏院成为了勇敢直言、敢于进谏的象征。
(0)
诗文中出现“谏院”的诗词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0)

题志远两浙巡宣卷

江东才彦夙超群,浙上巡宣更数君。

谏院几陈匡国疏,分司常揭劭农文。

名高古亦来深忌,盗息谁堪策茂勋。

却幸邦人诗史在,一篇留与四方闻。

(0)

挽游原牧

报书传驿使,远殁锦宫城。

夜雨孤灯梦,春风万里情。

灵扃封拜命,谏院哭题名。

愁看西州路,萋萋芳草生。

(0)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范公命世才,志欲清禹甸。

高名冠礼闱,直道行谏院

气节凛霜柏,精神烂岩电。

常怀天下忧,每恨党锢传。

买田赡贫族,貤恩贲幽竁。

致君岂无术,不采羞自荐。

身未安朝廷,勋已树方面。

稍亏一篑成,俄感两楹奠。

相业贻后昆,源深流益衍。

峨峨天平山,先茔神所恋。

灵斿溯天风,□捷百夫牵。

堂高庙貌尊,寺近法轮转。

帘静香更清,庭幽香逾茜。

侯邦秩春祀,辟户丹青绚。

系牲有丰碑,孰敢易以面。

忠孝结人心,异代民不倦。

兹游及初夏,乔木鸟声啭。

遗搆指吴宫,往事鄙勾践。

至今十载后,红膏汗苍巘。

青松自高卧,日出露光泫。

衣从空翠沾,杯带流霞咽。

溪声碎珠玉,势若疾飞霰。

肩舆去如飞,侧径不容眄。

人归华表鹤,石化洞中燕。

惟有白云居,不知陵谷变。

一亭俯流泉,颇觉游览便。

龙门快先登,卓笔喜遥见。

山形如罘罳,回合护台殿。

一宿赞公房,莲花催晓箭。

芳题勒岩壁,清饮却歌扇。

平生子长游,奚暇论封禅。

纪行诗固奇,属和语多谚。

真同雩咏归,宁狂不为狷。

识琴谁似邕,知玉莫如卞。

(0)

南还途次感怀·其三

虚传韦杜曲,尺五去天居。

近见丝纶府,还淹痛哭书。

帝阍呼不达,谏院席全虚。

窈有处堂虑,无言杞国愚。

(0)

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三

同归谏院韦丞相,共贬河南亚大夫。

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