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供事 gòngshì
(1) [hold office]
(2) 清代京吏在衙门内各房科管理事务的,都称供事
(3) 奉事;履行职责
- 详细解释
(1).奉事;履行职责。 汉 韦玄成 《戒子孙》诗:“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憜。”
(2).侍奉;服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 仁公 尝供事 高皇帝 。其为诗秀丽夐拔。”《明史·宦官传序》:“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还乡。”
(3).奉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自负书剑》:“ 凌倚 隐 衡山 ,往来自负书剑,削竹为担,裹以乌毡。 倚 既死,山僧取以供事。”
(4). 清 代京吏之一。《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注:“宗人府、内阁、上諭馆、文渊阁、翰林院、詹事府、中书科、内廷三馆及修书各馆,各衙门则例馆,皆曰供事。” 清 袁枚 《新齐谐·蔡京后身》:“有内阁供事 石俊 者,微有姿,而私处甚佳。” 清 林则徐 《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驛前往查办 海口 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
- 基本含义
- 为人效力,为事奉人。
- 使用场景
- 供事常用于形容为他人工作或服务,特别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奉献,也可以用来指责某人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
- 故事起源
- 供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故事中,魏其武安侯魏其武为了报答自己的恩师,长期为其效力,无私地为他供事。这个故事成为供事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供事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供”和名词“事”组成。
- 例句
- 1. 小明一直供事于公司,得到了老板的赏识。2. 她为家人供事,照顾得无微不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供事”拆分为“供”和“事”来记忆。供可以联想到供养、供应,表示为他人提供服务;事可以联想到做事、事情,表示为他人做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供事相关的成语,如“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回家都会先供事,帮妈妈做家务。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为同学们供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大学毕业后能供事于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