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sān jiāng qī zé ㄙㄢ ㄐㄧㄤ ㄑㄧ ㄗㄜˊ
三江七泽(三江七澤)
泛指江河湖泽。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洞庭 瀟湘 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宋 陆游 《书怀绝句》:“未驾青鸞返帝乡,三江七泽路茫茫。”
- 基本含义
- 指有许多江河湖泽的地方,形容水域广阔、河流纵横的地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区水域丰富、地势复杂,或用于形容某个地区资源丰富、人才辈出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三江七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文是“秦始皇并天下,并三江七泽,而南越犹未服也。”意思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统一了三江七泽的地区,只有南越还没有被征服。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地势复杂、水域广阔的地方。
- 词语结构
- 三江七泽是由两个地理名词组成的,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 1. 这片土地是三江七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2. 那个城市位于三江七泽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地图上有三条江河和七个湖泽,形成了一个水域广阔的地貌,这就是三江七泽。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地理知识,了解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河流以及东海、南海、渤海等重要湖泊,深入了解中国的水域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家住在一个三江七泽的地方,每天可以看到很多江河和湖泽。初中生:这个城市位于三江七泽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高中生: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一个真正的三江七泽之地。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去三江七泽的地区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