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霜月的词语解释
霜月的意思
拼音:shuāng yuè    注音:ㄕㄨㄤ ㄩㄝˋ
基本解释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基本含义
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详细解释
霜月是中国农历的一个月份,它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逐渐变冷,霜冻开始出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寒冷的季节,也代表着农民们开始为冬季做准备。
使用场景
霜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天气寒冷的季节,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冷淡或者不景气。比如可以说:“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正处于霜月。”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心情冷淡,比如可以说:“他的心情像霜月一样寒冷。”
故事起源
霜月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用来描述农历十月的季节。在古代,农民们在霜月的时候开始为冬季做准备,收割农作物,储存食物,准备过冬。因此,霜月成为了描述寒冷季节的一个象征。
词语结构
霜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霜”和“月”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这个冬天真是霜月了,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冬衣。2. 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正处于霜月,很多公司都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农历十月的季节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在霜月的天气中,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气息。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中国农历的月份和相关的习俗,探索更多与季节和天气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霜月的时候,我喜欢在院子里捡落叶做手工。2. 初中生:霜月的早晨,我总是不想离开被窝,因为太冷了。3. 高中生:霜月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也是观赏红叶的好时机。4. 大学生:在霜月的时候,我喜欢泡一杯热茶,享受宁静的冬日时光。
(0)
诗文中出现“霜月”的诗词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0)

寒夜独坐

夜半残灯坐不眠,孤吟霜月小寒天。

昏昏病眼时无恙,又托精诚向简编。

(0)

凤归云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

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

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

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

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0)

寄虞山王石谷

东望停云结暮愁,千林黄叶剑门秋。

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0)

观鱼歌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

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

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

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

十丈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

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

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

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

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朝鉴止输闲客。

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

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

种成红杏不骑去,留向人间作霖雨。

(0)

夜坐念东征将士

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

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

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

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