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 基本含义
- 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 详细解释
- 霜月是中国农历的一个月份,它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逐渐变冷,霜冻开始出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寒冷的季节,也代表着农民们开始为冬季做准备。
- 使用场景
- 霜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天气寒冷的季节,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冷淡或者不景气。比如可以说:“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正处于霜月。”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心情冷淡,比如可以说:“他的心情像霜月一样寒冷。”
- 故事起源
- 霜月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用来描述农历十月的季节。在古代,农民们在霜月的时候开始为冬季做准备,收割农作物,储存食物,准备过冬。因此,霜月成为了描述寒冷季节的一个象征。
- 词语结构
- 霜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霜”和“月”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这个冬天真是霜月了,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冬衣。2. 这个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正处于霜月,很多公司都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农历十月的季节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在霜月的天气中,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气息。
- 延伸学习
- 进一步了解中国农历的月份和相关的习俗,探索更多与季节和天气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霜月的时候,我喜欢在院子里捡落叶做手工。2. 初中生:霜月的早晨,我总是不想离开被窝,因为太冷了。3. 高中生:霜月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但也是观赏红叶的好时机。4. 大学生:在霜月的时候,我喜欢泡一杯热茶,享受宁静的冬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