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贵德一词常用于赞美、称赞和表扬他人的品德优良,尤其在道德教育和社会礼仪方面的场合中经常使用。
-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着贵德的原则,赢得了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品德高尚,真是贵德兼备。
- 基本含义
- 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 基本解释
(1).重视德行。《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 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晋书·庾峻传》:“帝王贵德於上,俗亦反末於下。” 元 袁桷 《<庐陵罗氏世谱>序》:“先之以孝谨,终之以卑让,黜爵贵德,虽百世可推也。”
(2).显贵而有德行的人。 晋 孙绰 《碧玉歌》:“ 碧玉 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慙无倾城色。”《付法藏因缘传》卷四:“ 阿恕伽 王,甚无智慧,自屈贵德,礼拜童幼。”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高尚”、“品德”、“美好”等,以扩大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很贵德,总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我爷爷是一个贵德的人,他经常帮助社区里的老人。3. 高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有贵德的品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贵德的形象,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故事起源
- 贵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一节中,孟子说:“贵德者,贵其所以事君之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具有高尚的品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心尽力地为君主服务。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称赞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美好道德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贵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高贵的形象代表高尚的品德,而在他脚下的大地上写着“德”字,表示美好的道德品质。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贵德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贵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贵和名词德组成。
- 详细解释
- 贵德由两个字组成,贵指高贵、尊贵,德指道德、品德。贵德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对人品优秀的赞美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