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孝义节烈。《后汉书·宋弘传》:“ 弘 弟 嵩 ,以刚彊孝烈著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南有《曹娥碑》, 娥 父 盱 ,迎涛溺死。 娥 时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号踊江介……赴水而死。县令 度尚 ,使外甥 邯郸 子礼 为碑文,以彰孝烈。”《明史·孝义传二·王世名》:“妻 俞氏 ,抚孤三载,自縊以殉,旌其门曰孝烈。”
- 基本含义
- 指对父母或国家忠诚、孝顺、奉献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孝烈是由“孝”和“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孝指对父母尽孝,烈指忠诚、勇敢。孝烈指的是对父母或国家表现出的忠诚、孝顺和奉献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孝烈常用于形容对父母或国家的忠诚和奉献行为。可以用来表扬孝顺的子女或忠诚的公民。
- 故事起源
- 孝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孟子修的孝子,他的父亲被敌人杀害,他为了为父报仇,不顾自己的生命,勇敢地与敌人作战,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孝顺和勇敢的行为被后人称为“孝烈”。
- 词语结构
- 孝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孝烈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2. 这个村子里有很多孝烈的子孙后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孝烈”这个成语与孟子修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他为了为父报仇而勇敢战斗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孝烈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孝顺和忠诚的文化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孝烈的子女,好好孝敬父母。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孟子修学习,为了家人和国家做出孝烈的贡献。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孝烈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也包括对社会的奉献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