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人具备深思熟虑、明察秋毫的能力,适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和工作环境。
- 例句
- 1. 这位领导非常有识,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2. 他是个有识之士,对于市场变化总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基本含义
- 有智慧、有见识。
- 基本解释
(1).有见识。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 何氏 倾没 汉 祚焉。” 元 孔齐 《至正直记·防微杜渐》:“有识之男子,必当絶之于始,慎勿使妇人姑息,伤大义也。” 郭沫若 《羽书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壮年入贵族院,曾锐意于贵族院之改革, 日本 的有识者都以为这位贵公子是相当有为。”
(2).指有见识的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陛下也。”《后汉书·伏湛传》:“微过斥退,久不復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
(3).指成年或能晓事之年。《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吕延济 注:“有识,自三十成立之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劝农》:“然余初有识时,尚见劝农旧扁于府署之门。”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及 夫之 有识而侍兄,先於 敞 者十餘年, 敞 所未及知而 夫之 知之。”
(4).佛教语。犹有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释法宗》:“ 释法宗 , 临海 人。少好游猎,尝於 剡 遇射孕鹿,堕胎。鹿母御箭,犹就地舐子。 宗 乃悔悟,知贪生爱子是有识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业道。”参见“ 有情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智慧、见识相关的成语,如“有智慧”、“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有识之士,总能给我们提出很好的建议。2. 初中生:我的父母都是有识之士,他们能够帮助我做出正确的决策。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努力成为一个有识之士,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和指导。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识之士,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有识”,并在不同场合中恰当地使用它。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卫将军骠骑在出征前,曾向他的部下提问:“当敌人进攻时,你们如何判断敌人的实力?”其中一个部下回答:“敌人的实力可以从他们的饮食和行军的状态中看出来。”卫将军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有识之士”。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有识之士”这个词组来记忆,将“有识”与智慧、见识联系起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有识是指有智慧、有见识,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具备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判断力。